逐梦“九天”跑出加速度,山东税务来“加油”
付玉婷 来源:大众新闻
2025-04-24 19:58:18原创
“我们已具备液体火箭贮箱成型-测试-绝热等全产业链能力,并筹划开发轻量化复合材料产品,预计研发周期在两年,较传统铝合金材料有望减重30%,由此可有效提升运载能力,满足更多样化的发射需求。”4月24日,九天行歌(山东)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复合材料事业部部长郭曌介绍。
九天行歌是我国商业航天企业中的首家贮箱制造企业,目前具备年产50个贮箱的能力,满足10发左右火箭发射供应能力,待2026年底建成达产,这个数字便将上升至70发左右。你或许想不到,在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类似九天行歌这样的高精尖企业已形成“集团化”作战局面,约6公里的航天大道上创新密度极高,从前端火箭生产制造到下游空天信息应用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持续集聚。而面对这张加速构建的硬核科技与商业版图,税务部门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东方航天港周边工程项目施工以来,海阳税务部门不断畅通企业税费诉求反馈渠道,统筹税源管理部门、管理分局以及征管、法制等职能部门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打造“一站式受理—分级分类处理—系统内部流转—全流程跟踪反馈”的闭环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服务举措、优化服务供给,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动力更好更快迸发。
2024年12月19日,由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谷神星一号海遥四运载火箭。
火箭发射设备零部件的研发、测试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回报周期较长,“过去一年,企业就享受到1.37多亿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市场竞争力都有了资金支持。”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办税人员纪翔表示,近年来东方空间技术通过“引力”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发打造一次性使用、可回收重复使用等系列化、多样化的空天运输产品,快速形成低成本、规模化、高效快捷的发射服务能力,已多次承接东方航天港火箭总装测试工作。这当中,税务部门除了根据项目开工立项、建设实施和总装完工等不同生产周期,实时跟进研发进度,全面对接企业涉税需求,更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作为重要手段,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项优惠政策实现“一口”收办反馈,确保政策红利足额直达经营主体。
合规诚信纳税是一张能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名片,有了它,企业后续发展也将有更充足的资金活水。不过,在东方航天港这里集聚的星箭研发制造、卫星数据应用、航天旅游等企业多为初创类企业,对涉税业务大多了解不充分。九天行歌之前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火箭贮箱不仅生产周期长,而且需要验收合格后才能确认收入,不同税种之间存在收入确认时间不同的情况,造成公司应纳税所得额和增值税发票开具时间不符。”九天行歌财务主管修爱玲提到,针对这一情况,海阳税务人员向企业推送风险提示并开展“一对一”政策宣传辅导,帮助企业理顺账目,归集合同、银行流水、记账凭证、验收单等相关材料,由此顺利解除预警。
2025年1月13日上午,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近海海域点火升空。
“这也得益于近年来‘以数治税’监管机制的不断优化。目前,海阳市税务局已能通过税收大数据筛查,精准识别行业数据异常线索,推动企业主动规范纳税行为,实现税收治理与营商环境的双向提升。”国家税务总局海阳市税务局副局长于金昌表示,依托“以数治税”,税务人员现在可以通过比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来发现存在同时段内收入确认金额不一致的现象,再通过“数据筛查+实地核查+政策辅导”组合式服务帮助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和风险防范,为企业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以前说起火箭发射大家都觉得很遥远,现在,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更成熟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形成。”东方航天港(山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志国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东方航天港已成功保障我国15次89颗卫星海上发射任务,初步形成“前港后厂、北固南液、三区一体、出厂发射”的星箭场集成能力,而税务部门提供的“零时差”“带温度”的税惠红利、服务指导,也让企业拓展全球商业航天海上发射市场的步伐能走得更稳。相信不久的未来,在沙滩上喝着啤酒才是观看火箭发射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将有越来越多人能近距离接触航天科技的前沿成果,更直观地感受国家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成果。
(大众新闻记者 付玉婷)
责任编辑:张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