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放弃保研回村当农民,“00后”聊城小伙的反转人生
王开智 李静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2025-04-24 11:07:35原创
“由博士,倒春寒来了,蒜苗干秸,该打啥药?”两个农户骑着电动车跑二十里路直奔这家农资店。他们口中的“由博士”,不是农业专家,而是聊城市临清市康庄镇的“00后”小伙由硕。
由硕正在给农户讲解农资
2022年,青岛科技大学体育专业的由硕获得保研资格,他却做出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回乡继承父亲的农资店。他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农技直播变成新农活,当起了新农人。
由硕走上新农人之路
这个决定起初遭到了全家的反对。爷爷过去卖农资,父亲也干这行,深知其中的辛酸。父亲由斌无奈:“好不容易供出去了,怎么还回来。”老师同学更是不理解,连村里人都议论纷纷,“大学生回来干这一行,念书念的嘛?”
但由硕铁了心,如果按部就班地读研、工作,人生一眼就能看到头。“麦田吸引我,我觉得会通过新模式把农业做好,我想过点不一样的人生。”
真正投身农业后,由硕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刚开始是冲动的,后来发现不那么简单,有些吃瘪。”为了弥补技术短板,他跟着父母去送货,整天骑着摩托车到地里对农户做回访。
由硕还把自家的两亩半地变成了“实验田”,在这里测试农药安全性、比较麦种抗寒性、验证除草剂配方,甚至故意“搞破坏”验证产品安全性。“我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管理模式,因为这些农资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粮食。”
如何获得农户的信任,成了由硕最大的困惑。“很多老农民干了一辈子农活,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太难了。”有一户农户对小麦锈病不以为意,由硕建议打药,对方却不听。结果真的爆发了锈病,后来不得不加大剂量,虽然最终才保住收成。渐渐地,由硕的名号在四里八乡传开了。
镇上有近20家农资店,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又该如何突围?由硕把目光投向了新媒体。他在田间支起三脚架,对着手机滔滔不绝。“以前父辈卖农资只能在店里等,那套经营模式跟不上时代了。”如今,由硕的农资销量已达到父亲的三倍,农资远销河北、河南甚至云南。
他的抖音账号更是积累了35万粉丝。“体育生放弃保研回乡种地”“00后掌管小麦的神”等话题还登上了热搜。新媒体的影响力逐渐显现,周边的农民成为了他的铁杆粉丝。他们对由硕的农技讲解十分认可:“大学生讲得就是专业。”由说更再在意的是自己能帮助多少农户,“看到大片麦子发黄,我就会琢磨配方,这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饭碗。”
由硕正在麦田里直播
农资店和田间地头,就是由硕的直播间。镜头后的他踏实稳重,镜头前的由硕激情洋溢。“我变得唠叨,反复叮嘱农户一些注意事项。因为农资不是儿戏,一次马虎可能让农户绝产。”以前,农户到店里都找父亲由斌咨询,现在却点名让小由讲。父亲的态度也从反对转为骄傲:“他现在懂得比我还多。”
在农资店,由硕一直不得闲。135元的农资,农户跟由硕砍价到125元。由硕勉强地笑着应承,“讨价还价也是我常遇到的难题。”
三年来,由硕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眼下,他又开始琢磨玉米选种的问题。对于未来,他有着清晰的规划:“重点在大蒜、小麦,为他们的丰收保驾护航,就是我现在最大的课题。”
作为新农人,“新”在哪里?“与爷爷、父亲相比,我们的途径更新,思路更新,敢想敢干,希望从新农人变成兴农人。”如今,发展数字乡村已经是数字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父亲由斌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由硕在这一行业干下去。站在绿油油的麦田里,由硕等待着丰收。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王开智 聊城报道
责任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