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用艺术点亮夕阳红——专访玖柒文化艺术团创始人王蕴华

长者乐享 | 2025-04-28 17:47:46原创

殷圆圆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在淄博的文化舞台上,有一支充满活力的艺术团体——玖柒文化艺术团。这支成立一年便斩获多项荣誉、足迹遍布城乡社区的文艺轻骑兵,背后有一位关键人物——艺术团创始人、鲁中晨报老年大学名誉顾问、淄博市社组联艺术团团长王蕴华。从自费发起公益演出到策划千人参与的才艺大赛,这位"闲不住"的文艺团长,正用滚烫的热情点燃暮年生活。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艺术情怀

见到王蕴华时,她正带着艺术团成员排练新节目。舞台下的她举止优雅,谈吐间透着对艺术的执着与热忱。“艺术不该是少数人的专利,我要为普通人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2023年11月,玖柒文化艺术团在她的奔走下应运而生。一年间,这支最初由几十人组成的队伍已发展成拥有400余名演员的“文艺航母”,成员平均年龄55岁,涵盖器乐、声乐、舞蹈、曲艺等多个领域。

“他们中有退休教师、企业骨干,也有民间艺人。”王蕴华自豪地说,“这里没有‘草根’与‘专业’的界限,只有对艺术的共同追求。”她坚持每周组织三次集训,亲自把关节目质量,更邀请专业院团艺术家担任指导。正是这种严谨与包容,让艺术团迅速成长为兼具专业性与群众性的文化标杆。

如今的艺术团堪称“藏龙卧虎”:既有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也有自学成才的民间高手;既能呈现典雅的民乐合奏,也能演绎时尚的模特走秀。“我们不设门槛,但有要求——要有对艺术的敬畏之心。”王蕴华笑着说,每周三次的排练雷打不动,就连春节前夕的养老院慰问演出,老人们都在零下十摄氏度的露天舞台坚持彩排。

步履不停,30余场演出背后的初心

翻开玖柒艺术团的“演出日志”,敬老院里的温情慰问、乡村文化广场的惠民展演、企业年会的精彩助兴、各类文艺赛事的奖杯闪耀……一年内30余场演出记录着这支队伍的足迹。“我们不仅是表演者,更是文化传播者。”王蕴华坦言,每次下乡演出前,她都会根据观众特点调整节目单,“看到大爷大妈跟着节奏打拍子,农民工朋友掏出手机录像,那种满足感无法用奖项衡量。”

“艺术是滋润心田的春雨”

面对“如何保持团队活力”的提问,王蕴华说道:“我们定期举办‘艺术沙龙’,让京剧票友和吉他手即兴合作,让旗袍走秀队编排现代舞元素。”她特别强调“传帮带”的作用:“年轻学员要向老艺术家学韵味,银发族也在向00后学习新媒体传播。”

谈及未来,这位永远带着温和笑容的团长眼中闪烁光芒:“计划推出‘艺术进万家’公益项目,要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她轻轻整理着桌上的活动策划案,“只要大家需要,我们的演出就会继续。”

永不停摆的文化时钟

面对团队快速成长,王蕴华保持着清醒认知。“每周三次集训雷打不动,但更注重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艺术不该是退休后的消遣,而是生命绽放的新起点。窗外,暮色中的排练厅依然灯火通明,琴声与笑语交织成诗,见证着这群“银发少年”永不落幕的艺术人生。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殷圆圆)

责任编辑: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