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小法庭大作为 潍坊基层法庭巡礼16 ——临朐县人民法院东城法庭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地方法治 | 2025-04-30 18:47:58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2023年11月,全国法院系统启动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实践——“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这一活动不仅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传承与创新,更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潍坊市两级法院聚焦“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生动实践,记录那些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的法官身影,讲述那些用法治力量温暖人心的故事,展现新时代人民法庭在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创新探索。筑法治之基,绘和谐之景。让我们共同见证“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每一步足迹,感受法治中国建设的蓬勃脉动。

小法庭大作为 潍坊基层法庭巡礼16

——临朐县人民法院东城法庭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我们的周转困难终于解决了!要不是你们,这些钱不能这么快就要回来!”日前,潍坊临朐某公司负责人对临朐县人民法院东城法庭的法官连连道谢,也一语道出了群众对司法服务下沉的认可。这只是临朐县人民法院东城法庭创新司法服务、助力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型材法庭真是行”

“感谢法官上门调解,让我们的矛盾这么快就解决了!型材巡回法庭可真行!”在临朐国际会展中心的型材巡回审判点,某装饰材料公司的负责人和某铝材企业负责人握手言和。这起铝板货款纠纷中,两家公司之前合作一直非常顺利,这次被告拖欠货款是因为企业确实出现了一些困难,一时无法按合同支付货款;原告方也是在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才不得已将被告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敏锐捕捉到双方是多年合作伙伴的特殊关系,没有一判了之,而是利用巡回审判点贴近企业的优势,组织双方财务人员现场对账,同时帮企业算清“时间账”和“经济账”,最终促成双方和解。被告当场支付部分款项,剩余款项分期偿还,既保障了原告权益,又给困境中的被告企业留出喘息空间。

这样的场景在东城法庭已成常态。针对辖区特色产业集群,法庭创新推出法官党员分区包靠企业机制,通过定期法律宣讲、发放风险手册、推送典型案例、开展法律交流会等方式,将司法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同时,东城法庭还积极对接辖区内各类特色协会、商会,在临朐县企业发展促进会、山旺中小企业产业园分别设立法官服务站和巡回审理点,建立和完善联系沟通机制,防范企业运营法律风险,共同化解企业间纠纷集中管辖辖区涉企商事纠纷,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银发”生辉调解忙

“厂家客户的合同,都超期了,他还不还钱,我要起诉他……”

“别着急,我帮你了解了解情况。”

这是在东城法庭“乐夕阳调解室”里,69岁的老党员、老法官刘玉宝接待咨询的一个场景。办公桌上的“首席调解员”分外显眼。从临朐法院退休后,刘玉宝主动发挥“余热”,利用自己的专业“积蓄”,从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他和另一名调解员,探索总结出了冷处理调解法、案例展示调解法、倾听宣泄调解法等调解新举措,进一步提高了调解成功率。他们年均调解案件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60%,切切实实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在东城法庭,“乐夕阳工作室”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老党员、老法官们主动发挥余热,将数十年的审判经验转化为调解智慧,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释法说理,用群众信得过的方式化解纠纷。一位经老刘调解成功的当事人说:“老法官说话在理,我们服!”银发力量正在成为矛盾纠纷调解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器”。

守护农民的“钱袋子”

在临朐因大棚樱桃品质好、上市早,有着“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的美誉。东城法庭辖区的山旺镇、龙山新材料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是大樱桃的主产区之一,枝头一串一串“红果子”,关系千家万户“钱袋子”,每到樱桃成熟上市时节,也是樱桃果农最常出现法律问题和矛盾纠纷的时候。

东城法庭的法官们走进田间地头、交易市场,针对购销合同纠纷多发现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原来预定不能光靠口头约定,得签个书面合同才保险。”果农张大叔感慨地说。为更好助力辖区乡村振兴,东城法庭构建了“1+1+N”服务模式,在大棚樱桃种植集中区,东城法庭设置了5个社区法官服务点,将司法服务延伸到乡村振兴最前沿。

干警们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在樱桃园里讲解民法典,在交易市场调解纠纷,用法律守护着千家万户的“钱袋子”。一位拿到货款的樱桃种植户激动地说:“多亏法官帮忙,要不这一年就白忙活了!”法庭成为乡村振兴的法治护航者,让农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服务永远在路上。东城法庭将继续秉持"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延伸司法触角,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在这片热土上,法治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司法的温度将持续传递……

  (通讯员 于淼  李维堂 范中波)

责任编辑:宋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