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里的温暖:东营市总工会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暖心港湾”
公益东营 | 2025-05-03 19:45:26原创
商尧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4月22日下午,刚刚忙午高峰的外卖小哥徐海卫来到位于垦利区全福元商场的明珠商圈工会驿站前,面朝摄像头摘下了口罩,“滴”的一声后,驿站的门便随之打开。徐海卫冲了进去,急忙给手机和充电宝都充上电,“挺方便的,只需要刷脸就能进行,没有工作人员,也不用不好意思了。”徐海卫笑着说。这个时间点正是大多数外卖小哥的休息时间,只见进出驿站的外卖小哥络绎不绝,有人在休息区的沙发上闭目打盹,有人利用接单间隙为手机充电,还有人在便民服务区加热自带的午餐。
“为了方便户外劳动者使用,这里作为垦利区首家示范性工会驿站,设置了24小时自助式电子门禁系统,只需刷脸或刷身份证便能进来。”垦利区职工中心主任李华介绍,驿站按照全市统一标准,空调、饮水机、微波炉、充电设备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商场物业公司会每天早上进行一次清洁维护。而驿站建成初期也存在着劳动者因“不好意思”不愿进入的问题,李华便主动邀请:“我想咱驿站建得这么好,大家怎么都不进来啊!我就主动一个个拉他们看看。年轻人不好意思拒绝我,一来二去,大家发现这里真是为他们服务的,自然就愿意常来了。”如今,这里日均接待劳动者超50人次,成为新就业群体们名副其实的“能量补给站”。
“我们就是想为大家打造一个四季26度的家。这个26度指的就是咱所说的让大多人都觉得舒适的温度嘛!我就想着让这个驿站不光让大家感觉温度舒服,服务也要舒服。”据李华介绍,驿站不仅硬件设施齐全,管理机制也充满创新。工会打破传统建管模式,鼓励新就业群体自觉参与、自我服务,除联合物业公司每日早晨进行一次清洁维护,其余时间由劳动者们自觉保持环境卫生。驿站还加载了人脸识别和身份证刷卡系统,把工作人员完全撤出,将空间支配权完全让渡给来到这里的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劳动者,让他们在这里享受到家的感觉,真正实现了“我的驿站我做主”。此外,驿站还设立了意见箱和留言板,鼓励劳动者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完善驿站的服务和功能。“我在驿站呢!”一名外卖小哥接起同伴电话时的自然回应,也折射出了驿站的常态化使用。此外,驿站还联动人社局、社工部等部门,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推荐、心理疏导等精准服务。
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工会驿站,不仅是服务户外劳动者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发挥工会阵地建设创新活力的一扇窗口,近年来,东营市总工会以“沿黄驿站、嵌入式驿站、流动式驿站、社区驿站、工友驿站”为框架进行“五站”立体布局,全域推进户外劳动者驿站提档升级,实现户外站点网络一键导航,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工会驿站291家,其中,示范性工会驿站7家、24小时智能化驿站28个,275个工会驿站、138个“工会妈妈小屋”纳入APP导航图。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近的服务站点,享受一站式便捷服务。驿站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劳动者休息难、喝水难、热饭难等现实问题,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这个驿站是我看着一点点建起来的,虽然面积不大,但落成过程中要选址、设计、打造,每一步都要学很多东西,是真累。不过现在看到大家真的愿意来,也待得住,就觉得再难再累也值了。”李华说。从垦利区一个驿站的“破冰”,到全市291座驿站的“星火成炬”,东营市正以有温度的服务、有广度的覆盖、有力度的创新,为新就业群体筑起“处处可栖”的温暖港湾。正如一名不知名的劳动者在留言簿上写下的:“温暖,友爱,被人关爱真好!”(大众新闻记者 商尧)
责任编辑:杜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