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第三届新能源电力发展论坛圆满落幕

今日能源 | 2025-05-20 15:56:14原创

张达   来源:大众新闻

5月15日,第三届新能源电力发展论坛暨第九届新能源电站设计、工程与设备选型研讨会于济南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吸引了40余家电力投资商、设计院及国家智库机构参与,近500位行业人士齐聚一堂,围绕136号文政策影响、新能源发展趋势、市场化改革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当前,新能源发展已进入市场化改革新阶段。136号文的发布标志着新能源上网电价机制的全面市场化,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政策变化也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模型、收益测算及市场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挑战。论坛上,多位专家就“十四五”收官之年的行业现状与“十五五”发展路径展开分析。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张佳丽指出,新能源发展面临空间、送出、电量占比提升及市场化收益不确定等多重挑战。她表示,“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以沙戈荒大型基地建设为主,预计到2030年,西电东送规模将达到4.5亿千瓦。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所副室主任叶小宁表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新主力,市场机制的完善将推动行业向规范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在技术与设备层面,天合光能支架事业部总裁王芝斌提出,跟踪支架在提升发电效率和收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电力市场化背景下,其应用价值将进一步凸显。目前,中国地面电站的跟踪支架渗透率仅为3%,与全球40%的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王芝斌呼吁国内市场重新评估跟踪支架的综合价值,推动技术应用与国际接轨。

论坛还就新能源市场化改革下的投资策略、电价收益测算及储能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国家电投集团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战略与情报所资深高级主管张冲表示,面对市场变化,行业需加强科技创新,探索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提升项目经济性与竞争力。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专家王立则指出,随着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设备占比提升,构网型设备的主动电网支撑作用将愈发重要。

此外,会议还围绕储能、绿电交易、法律合规等议题展开讨论。北京飔合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燕兆表示,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策略需结合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及限电损失,通过智能算法优化收益。阳光时代律所公司投融资业务合伙人李亚奇则就136号文对新能源项目法律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建议企业在投资决策、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中充分考虑政策变化。

本次论坛为新能源行业提供了政策解读、技术交流与合作洽谈的重要平台,助力行业在市场化改革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随着“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的逐步推进,新能源行业将继续以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优化为核心,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张达)

责任编辑:姬秀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