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健康大讲堂|冰火两重天?淄博本周气温“狂飙”,这份防护攻略要接住!
速览淄博 | 2025-05-20 19:01:25原创
张培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5月20日正午,淄博中心城区街头热浪翻滚,温度达到39℃。在高科技创业园E座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的李女士刚走出空调房,就被裹挟着热浪的微风吹得头晕目眩,她赶紧躲进园区的树荫下。虽然淄博市气象台也早已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但是谁能想到,从5月22日起,气温就像坐上了“过山车”,最低温度将降到11℃,最高温度29℃,如此剧烈的温差,给大家的健康带来了挑战。
淄博高新区机关医院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主治中医师耿雪介绍,从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来看,2025年是农历乙巳年,正值“金运不及”之岁,司天厥阴风木与在泉少阳相火相激,形成“风火相煽”的特殊格局。这种格局下,天地气机呈现出风木过亢、寒热错杂、湿火交织的特征。高空强风频发,常现6-7级瞬时大风;地表蓄热与高空冷流对冲,导致屋外燥热如蒸笼,屋内阴凉似冰窖;还未至盛夏,却已出现“桑拿天”,湿热困脾,容易诱发头晕乏力、食欲骤减等症状。
当前的天气状况下,中暑风险不容忽视。虽然才5月,但本周淄博已出现局部40℃的干热高温,加上大风加速水分蒸发,隐性中暑风险极高。轻度中暑时,人们会出现头晕眼花、汗如雨下却皮肤发凉的症状;重度中暑则表现为体温超39℃、意识模糊,一旦出现重度症状需立即拨打120。同时,近期新冠变异株活跃,周末降温带来的较大温差会让人体调节功能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导致“寒包火”(外寒内热),引发呼吸道和消化道问题,如咽痛咳嗽、鼻炎发作、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
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天气,做好健康防护至关重要。外出时,要做好物理防护,可穿上冰袖,使用含薄荷脑的清凉喷雾局部降温;水分补充也有讲究,每小时应饮用300毫升温开水,注意不能喝冰水,也避免一次性过量饮水;饮食上,可多喝冬瓜汤、绿豆汤等清热利湿的食物,减少高糖饮料摄入。若不幸出现中暑症状,比如体温超39℃、意识模糊,要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同时口服补液盐,并拨打120急救,切记禁止强行大量喂水,以防导致热痉挛。
对于重点人群来说,防护措施更要细致。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高温会加速胰岛素吸收,要加强血糖监测,预防低血糖昏迷;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骤冷骤热,比如高温下直接进入空调房,防止血压剧烈波动;家里有婴幼儿的,推车最好加装遮阳篷,每20分钟检查后背是否湿热,警惕“婴儿闷热综合征”。
此外,专为这个炎热又多变季节打造的保健饮品值得推荐。由乌梅、山楂、陈皮、紫苏叶等6味道地药材配伍而成,具有消暑生津、化湿醒脾、提神轻体的三重功效,能化解“苦夏”食欲不振,改善腹胀、舌苔厚腻,缓解头身困重、精神萎靡等问题。
在这气温如同“过山车”的5月,掌握这些实用的健康防护知识,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多变天气,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张培 通讯员王学斌)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