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淄博高新健康大讲堂 | 吃饭总咬舌头、说话不利索?这可能是大脑在求救!

医“声”前沿 | 2025-05-26 17:04:33原创

张培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你知道吗?舌头不仅是品尝美味的“味觉器官”,更是大脑健康的“前沿哨所”。5月26日,淄博高新区中医医院(四宝山卫生院)国医堂主任、山东省基层名医齐金华介绍,舌神经与大脑直接相连,舌体灵活度是大脑衰老的重要预警指标,通过针对性舌部锻炼可有效预防脑功能退化,并解读大脑衰老的典型信号。

舌头作为受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5条脑神经支配的精密器官,是大脑功能的“外置显示器”。齐金华介绍,人体衰老伴随脑组织萎缩时,舌体往往率先出现麻木、僵硬、活动不灵活等症状,这既是自然老化的标志,也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兆——临床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常因脑神经损伤出现吞咽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与舌部神经功能异常直接相关。

从中医理论看,舌与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系统紧密相连: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等多条经脉直达舌体,其中“心开窍于舌”的理论揭示了舌与脑的深层联系——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舌体的生理状态可反映心脑及全身脏腑的功能盛衰。例如,舌尖对应心与心包络,舌中与脾胃相关,舌根联系肾与大肠,全舌的协调性更是整体脑功能的综合体现。

“舌运动是性价比最高的脑健康干预手段。”齐金华推荐一套科学舌操,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与穴位,实现健脑养生效果:早晨洗漱后面对镜子,缓慢将舌尖向前尽量伸出,感受舌根拉伸后缩回卷起,重复15次;接着舌在口腔内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15圈(幅度尽量大),再向左右外侧摆动各5次;随后舌尖依次抵住上颚、上齿外侧、下齿外侧、下齿内侧,各保持30秒;最后将舌尽量伸出,用上下牙齿从舌根轻咬至舌尖、再反向轻刮舌体,各操作5次,过程中若津液满口,可分3次缓缓咽下。

配合手指按摩效果更佳:伸舌时用右手食、中、无名指指腹,在左耳下至咽喉处上下搓擦30次,换左手对右耳下区域同样操作,通过体表经络刺激强化舌脑联动效应。

这套舌操的科学原理在于:通过舌体运动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激活脑干网状结构以提升脑活力;同时促进心脑血液循环,对冠心病、脑供血不足等有辅助改善作用;刺激金津、玉液穴可增加津液分泌,增强机体代谢与免疫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大脑皮层的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岛叶五大区域,分别掌管不同功能,其衰老表现具有特征性:

额叶老化可导致说话卡顿、表达困难、理解文字障碍,伴随性格改变(如莫名焦虑、暴躁或多疑),这是大脑“语言中枢”与“情绪管理中枢”退化的表现。

颞叶功能下降时,常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甚至短期记忆明显减退(如刚发生的事转眼忘记),这是大脑衰老最常见的信号之一。

枕叶老化可引起视力模糊、视野缺损,若伴随顶叶功能退化,会出现空间定位障碍(如无法判断物体间距离或方位)。

岛叶负责介导动力行为,其老化或受损时,可表现为动作迟缓、走路不稳、肢体协调性差,严重时可能引发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

齐金华特别提醒,若出现上述持续性异常,需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生化检验、神经心理评估、头颅磁共振等检查,区分正常衰老与疾病因素,避免延误干预时机。

“保护大脑健康不必依赖复杂手段,从观察舌体变化、坚持日常舌操开始,就能为脑健康筑牢防线。”齐金华建议,广大中老年可将舌操纳入每日健康管理,通过简单有效的方式延缓脑衰老,守护生命“最高司令部”的年轻态。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张培 通讯员王宁)

责任编辑: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