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会|深化联建机制 汇聚振兴力量
干部学习会 | 2025-06-10 10:45:49
来源:大众新闻
□宋波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伟大事业中,我们应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把“万能钥匙”,以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为抓手,持续深化机制,积极搭载各类平台,凝聚各方力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建立城乡联建机制。突破“就城市抓城市、就农村抓农村”传统模式,综合考虑产业上的相近性、优势上的互补性、资源上的共享性和功能上的带动性等因素,引导城乡按需精准对接,以党建资源整合推动城乡要素跨界配置。比如,崂山区积极组织城市街道和涉农乡镇开展党建联建活动,通过开放城市场景,推动涉农产品走进社区、商超、企业,打通农产品深入市场“最后一公里”,每年推动农产品增售300余万元。
建立部门结对机制。大力践行“四下基层”,用好用活“双报到”机制,积极选派基层经验丰富的人员下沉村庄一线驻村帮扶,实行派出单位“责任捆绑”,建立项目清单,着力发挥桥梁纽带、政策宣传、纠纷化解、民生服务等作用。比如,崂山区开展“奋战提质争先、一线再展风采”专项行动,选派15名职级公务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区直部门支持下,累计投入薄弱村帮扶资金1735万元,改造提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6处,新开辟1条交通路线,直接受惠群众26400余人。
建立村企共建机制。以组织共建为桥梁,在村企之间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有效盘活农村各类闲置资源,带动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增收。比如,崂山区创新开展“百企进百村、促振兴共富裕”行动,区级层面成立专班,结合全区乡村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选取资产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国有企业和区内“两新”组织,与班子坚强有力、有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的村庄进行精准对接,推动总投资1.4亿元的17个村企联建项目落地。
建立强村引领机制。按照发展模式相似、资源禀赋相当的原则,积极搭建“强村联弱村”结对帮带载体,深入推进组织共建,统筹区域内资源,谋划推进共同富裕。比如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荣誉的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东麦窑村,通过“书记与书记”持续联动,整合相邻村庄优势资源,共同规划高端民宿、农渔家宴、海上垂钓、沙滩运动、婚纱摄影、登山采摘、土特产购物一条街等旅游体验项目,助推村庄所在片区获评青岛十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建立产业集聚机制。坚持“组织力+市场力”相结合,聚焦本土特色产业,组建产业链党建联合共同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过发挥区域化党建优势,实现事务共商、组织共建、活动共办、资源共享、品牌共创、集聚发展。比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大馒头产业党建联合共同体,通过总结技艺配方、制定生产标准、统一商标注册、举办特色节庆、打造特色电商基地等系列措施,推动大馒头年产值高达1.3亿元,“蒸”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作者单位:青岛市崂山区委组织部)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责任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