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会|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张丽颖:以自律守护理想之光
地方法治 | 2025-05-28 19:23:45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的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作者威廉·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讲述了曾经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在他结婚后的第17个年头,抛弃了在外人看来很好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突然离家前往巴黎,仅凭一腔热爱之情,在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情况下,不断推翻自己的生活经验,最终在塔希提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既带有现实生活的粗鄙与疯狂,也有着无人能及的超凡意志和精神追求。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的主题看似是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但我觉得从中也表达出了作者对于勇敢追求心中理想的赞美,诠释了理想与现实的和解。自律作为法官助理在工作中的自我约束和坚持,便是连接月亮和六便士的天桥,法官助理的日常,恰是月亮与六便士的现代司法版本。
在我看来,自律在司法审判领域中呈现出了独特的双重维度。在时间维度上,去年,我参与审理了155件案件,这就意味着每1.6天就要完成1件案件的完整程序。我的日程表几乎可以精确到分钟安排——9:00查阅新收案件并发起证据交换,9:15概览案件并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安排庭审日期,10:00根据法官要求草拟裁判文书,14:00校对文书,14:30办理结案手续并进行送达,15:00对次日开庭的案件阅卷并归纳问题,17:15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在空间维度上,当面对当事人递来的“心意”,自律就会化作“自动报警系统”,维护着司法者的职业纯洁性。
入职法院以来,我每个月至少要处理20余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其中不乏一些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存在时间跨度长、借还不规律以及利息约定不明等情形,所以对于最终判决结果所应当支持的数额,就需要我仔细核算。在2022年,我曾计算过一个5年间有80多次转账往来的案件,虽然这个数字看似不起眼,但是如果中间出现计算错误,将会导致最终结果出现巨大偏差,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权利将无法得到公正的保护。除了民间借贷纠纷,执行异议之诉经常会出现被执行人为了逃避执行与案外人恶意串通转移财产的情况。去年,在我辅助办理的一件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案件中,案外人提交了厚厚一摞证据材料,在翻阅这些材料时,我发现了收房手续上的日期和物业费交费票据的日期存在矛盾,通过这个细微的破绽我进一步又对证据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审查,最终驳回了案外人排除执行的诉讼请求,帮助申请执行人成功执行了被执行人的财产。而在另外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中,我通过类案检索的方法查阅了大批案例和学术观点,最终找到了判决结果的理论支撑,免除了上诉人的股东连带责任,判决作出后,这位当事人也满含热泪地向我们送来了锦旗表达感谢。一页页的证据审查、一次次的案例检索,都是在将法律精神内化为“第二本能”的过程,是作为一名法律人所应当具有的严谨态度和务实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作为法官助理在追寻实质正义道路上的自我约束和坚持。
坚持“如我在诉”,就是要体会当事人的揪心、烦心,做到耐心、细心,把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融为一体,传递司法的温度。全国模范法官赵鑫在论坛上讲述他的办案经历时说:“我认为法官应有两个灵魂,一个是专业、权威、规范的法律之魂,一个是抽丝剥茧、巧于共情的良善之魂。”作为一名法官助理也一样,虽然法官助理的工作大部分都在幕后,与卷宗和文字打交道,但若需要我们走向台前独自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时,克制与倾听就成为比法律条文更重要的专业技能。为了增强庭审的亲历性,法官偶尔会让我去主持案件的法庭调查,在一次民间借贷纠纷的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对借贷的事实争论不休,甚至中途因情绪激动拍案而起,我通过多次的情绪疏导,最终安抚了当事人的情绪,将双方的诉讼引回了理性轨道,既保证了庭审程序的顺利进行,也充分听取了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从而更全面与真实地了解了当事人之间借贷关系发生的过程,有力地保证了裁判结果的公正性。
法官助理的工作看似零碎和机械,但其实也是案件审判流程里不可缺少的一环,作为法治建设轨道上一颗不可缺少的螺丝钉,我们通过不断自我约束与坚持,紧紧嵌合在自己的位置,努力承担着这个岗位的使命与责任。“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暮色中的法院大楼灯火渐次亮起,映照着新一代法律人前行的身影,他们正在用理想之光照亮着现实的褶皱,以自律之弦校准正义的天平。真正的法治艺术不在非此即彼的抉择,而在于让月光将六便士淬炼成思想的银币,在现实世界的流转中,敲击出永恒正义的轻音。
讲述人: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张丽颖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