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会|大兴调查研究 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干部学习会 | 2025-06-13 10:06:36
来源:大众新闻
□李云龙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唯有以“深、实、细、准、效”为标尺,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才能精准把握群众急难愁盼,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提高思想认识,站稳人民立场。基层治理的核心是服务群众,调查研究的深度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的温度。各级党员干部要从政治高度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检验宗旨意识的“试金石”。要带着感情下基层,主动走出机关大院,走进车间地头、楼栋社区,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聊家常、听真话,真正把调研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过程。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治理中的痛点堵点——无论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硬骨头”,还是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障的“新课题”,都要以“枝叶关情”的态度深挖细究,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把握方法路径,提升调研质效。调查研究既要“身入”更要“心至”,必须讲究科学方法、遵循实践规律。要突出“深”字,摒弃“打卡式”“盆景式”调研,采用“四不两直”工作法,到矛盾集中的地方蹲点调研,在“解剖麻雀”中发现共性问题;要贯穿“实”字,坚持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建立“调研—分析—反馈”闭环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体现“新”字,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搭建民意直通车、智慧治理平台等数字化调研渠道,让海量民生数据成为科学决策的“计算器”,实现传统调研方式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成果转化。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必须以钉钉子精神做好“后半篇文章”。要压实责任链条,建立“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机制,将调研成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避免“调而不研、研而不究、究而不用”;要强化制度保障,对调研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及时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比如针对基层“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通过出台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破解“APP过多过杂”等问题;要注重成果转化,建立跨部门联动落实机制,将调研中形成的对策建议转化为政策文件、民生项目和具体举措,形成“调研—决策—落实—评估”的完整闭环。唯有让“纸面对策”变成“落地实效”,才能让调查研究真正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从来都藏在群众的家长里短中,写在城乡的发展变迁里。各级党员干部要以大兴调查研究为契机,把脚步迈得更实、把功夫下得更深,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中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用调研“精度”丈量民生“温度”,以实际行动交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优异答卷。
(作者单位:潍坊市坊子区教育和体育局)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责任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