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聊城法学会:“两个联系”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高凤霞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5-05-30 17:09:40原创

“这份供销合同,存在明显的漏洞,哪能只有供给方责任而缺乏合法利益的保障条款。对于利益的口头约定,虽然基于朋友间的相互信任,可一旦出现利益受损,没有书面约定,是无法得到法律保护的……”5月30日,在茌平区菜屯镇的一家木器加工企业,来自法学会的首席法律专家们正在对一份企业的供销合同进行审阅,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企业负责人的一致认可。

今年以来,聊城市法学会立足自身优势,动员引导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以“两个联系”会员服务活动为抓手,在全市开展法治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将“两个联系”活动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印发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标任务,以“五个一”工作标准(制定一套方案、组建一支队伍、建立一本台账、形成一批成果、完善一项机制)为标准,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机制,并形成“一把手”抓统筹、分管领导抓落实的良好态势。为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法学法律人才资源,聊城大力构建建立“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志愿者”三级服务队伍,以政法单位、律师事务所对接镇街、个人会员从法官、检察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中选拔,实施“一人一村(社区)”定点联系、法学专家、政法干警等组成志愿者队伍,提供专业化服务。其中茌平区选拔会员45人,组建5个志愿者服务队伍,分别对接2—3个乡镇(街道),实现服务力量与基层需求精准匹配。

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对接网络,积极推动全市138个镇街均由法学会团体会员结对联系,3000余个村(社区)实现个人会员联系全覆盖。通过制发《联系手册》《会员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确保“联系不脱节、服务不断档”。如,冠县在部署会议后,迅速完成团体会员对接18个镇街、个人会员对接296个村(社区)的首次对接工作,形成“全覆盖、齐动员”的工作局面。同时,还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不断深化法治宣传。全市组织“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 200 余场次,覆盖群众30万余人次。东昌府区“法润花开”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开展普法宣传,围绕预防校园欺凌、防范养老诈骗等主题开展宣讲7次,受众1500余人次。临清市在先锋路街道、戴湾镇等镇街开展《民法典》、反诈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3000 余份,解答咨询 70余次,有效提升群众法律素养。

立足专业优势,深入排查化解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承包等领域矛盾纠纷。建立“日常排查+定期研判+及时化解”工作机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一案一专班”包联制度。阳谷县成立矛盾纠纷化解组,今年以来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高唐县鱼邱湖街道法学会创新“会员+网格”机制,与网格员结对,实现“群众点单、网格派单、会员接单”精准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两级法学会先后开展“法企同行”专项行动,组织法学专家走访企业160余家,举办涉企法律讲座35场,审查合同90余份,帮助解决法律问题100余个。通过推动“两个联系”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临清市“法智汇”服务、茌平区“法律管家”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全市“两个联系”活动的亮丽名片。

据介绍,“两个联系”活动开展以来,聊城市法学会主动作为,有效推动法治服务的触角延伸,提升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增强了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法学会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薛良诚 通讯员 李国华 房海岫)

责任编辑:薛良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