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小法庭大作为 潍坊基层法庭巡礼22——昌邑市人民法院柳疃法庭绘就基层解纷新画卷

地方法治 | 2025-06-04 17:42:14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2023年11月,全国法院系统启动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实践——“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这一活动不仅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传承与创新,更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潍坊市两级法院聚焦“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生动实践,记录那些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的法官身影,讲述那些用法治力量温暖人心的故事,展现新时代人民法庭在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创新探索。筑法治之基,绘和谐之景。让我们共同见证“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每一步足迹,感受法治中国建设的蓬勃脉动。

小法庭大作为 潍坊基层法庭巡礼22

——昌邑市人民法院柳疃法庭绘就基层解纷新画卷

近年来,昌邑市人民法院柳疃法庭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将司法服务嵌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让“小法庭”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护航产业发展的“大引擎”。2024年至今,收案747件,服判息诉率92.03%,调撤率49.17%。

党建领航:“邑疃和气”赋能司法服务提质

柳疃法庭始终坚持“支部建在庭上”,精心打造“邑疃和气丝路先锋”党建品牌,以党建红引领司法蓝,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护航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组织建设上,柳疃法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将党建纳入考核,形成“支部书记牵头、党员干警实干”的责任体系。“党员先锋岗”设立后,党员法官在诉讼服务、审判一线亮身份、挑重担,成为化解矛盾的主力军。

法庭辖区龙池镇是革命老区,“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红色马渠”党性教育基地、抗日殉国烈士祠等红色地标,是法庭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干警开展红色教育的生动课堂。干警们在此深刻感悟革命先辈坚定信仰与奉献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精神的传承需付诸实践。柳疃法庭党支部牵头组建“邑疃和气”志愿服务队,将红色精神深度融入司法实践,创新开展“六进”活动。集市街巷里,普法摊位前人头攒动,党员法官耐心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田间地头间,巡回审判车开进乡村,现场调解土地纠纷;工厂车间内,法官驻企联络站为纺织企业把脉问诊,防范法律风险;校园礼堂中,模拟法庭、法治讲堂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今年,党员法官下沉基层一线20余次,累计解答群众咨询800余人次。“看着群众舒展的眉头,听着企业安心地感谢,再远的路、再多的辛苦,都化作了继续前行的动力。”志愿服务队队员朴实的话语,道出为民服务的初心。

此外,柳疃法庭将主题党日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赋予党建工作新内涵。在世界知识产权日走进企业宣讲知识产权保护,在建党节为老党员提供上门司法服务……“邑疃和气丝路先锋”党建品牌有力推动了审判质效提升,平均办案天数大幅缩短。

多元解纷:三级协同实现矛盾高效化解

为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前哨”的关键作用,柳疃法庭因地制宜,设立3个社区法官工作室,并借助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村级调解组织实现数据实时互通,构建起“法庭—乡镇调解委员会—社区法官工作室”三级联动机制,坚持“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在前、法院裁判终局”的工作思路,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在龙池镇某社区,一起因土地边界不清引发的邻里纠纷不断升级,双方多次发生肢体冲突。社区调解委员会发现后,第一时间联动法官工作室。法官与调解员迅速赶赴现场,对照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实地勘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法说理。经过多轮耐心调解,双方不仅明确了土地边界,更在法官引导下化解矛盾、重拾邻里情谊,成功将纠纷化解在社区内。

而在柳疃镇棉纺城,某企业因施工噪音与周边村民产生纠纷。柳疃法庭迅速联动企业调解委员会、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解纷专班”。法官从法律层面明确企业责任,企业调解委员会协调采取降噪措施,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安抚村民情绪。最终,企业承诺调整施工时间、加装隔音设备,村民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一场可能激化的矛盾得以妥善解决。

凭借这套行之有效的三级联动机制,今年一季度,施工噪音、土地承包等群体性矛盾同比下降42%,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基层治理目标。

精准助企:定制服务破解产业解纷痛点

柳疃镇是全国著名的“丝绸之乡”,这里纺织企业星罗棋布,买卖合同、劳务纠纷等案件曾一度高发。法庭辖区龙池镇和下营镇作为产业重镇,渔业、新材料、盐及盐化工产业根基深厚。面对复杂的产业格局与司法需求,柳疃法庭坚持“链式服务”“知道就办、一办到底”等核心理念,推出系列精准助企举措,以“全链条覆盖、全流程跟进”的服务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在一起企业工伤赔偿纠纷中,员工在进行设备检修时因防护装置老化故障,发生灼伤事故。员工与企业就赔偿金额、后续治疗责任产生分歧,矛盾激化。调解过程中,法官不仅耐心组织双方协商,促成企业与员工达成合理的赔偿协议,还同步指导企业排查生产安全隐患,从防护设备定期检修、员工安全培训记录留存、应急处置流程规范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详细的台账完善建议。真正实现了“调解一案、规范一片”的良好效果,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司法服务的主动与高效。

在涉企司法服务体系构建上,柳疃法庭将“知道就办、一办到底”理念贯穿始终,对涉企案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确保法官从立案到执行全程跟进,避免企业“多头跑、重复诉”,确保企业司法需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去年,一家纺织企业因与印染厂合同条款模糊,陷入色牢度纠纷。法庭迅速介入,不仅帮助双方细化验收标准、明确违约责任,还指导企业参照规范模板重新拟定协议,杜绝了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针对纺织行业原料采购环节合同漏洞频出的难题,柳疃法庭充分发挥“法院—行业协会—企业”联动机制优势,精心编制《纺织原料买卖合同风险指引》,细致梳理出“质量验收标准不明确”“交货周期模糊”等28项高频风险点。法官团队深入棉纺城、化工园区,开展“法律体检”和“合同义诊”驻点服务,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指导。自2024年开展精准助企服务以来,柳疃法庭累计审查合同200余份,为27家企业出具《风险防控建议书》。辖区企业合同纠纷案件量同比下降35%。

从阡陌纵横的田间地头到机器轰鸣的工业园区,柳疃法庭深植“枫桥经验”沃土,在昌邑大地挥毫泼墨,书写“司法温度+解纷效能”的基层治理长卷。这张浸润着法治底色的“解纷画卷”,正成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潍坊昌邑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宋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