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人生不止考场,耕耘自有收获

郝春梅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5-06-06 22:13:47原创

六月芒种,齐鲁大地麦浪翻涌,69.2万名山东考生奔赴考场,其中5万余名青岛学子也执笔书写青春答卷。当金黄麦芒与考场笔锋同时闪耀,人们不禁思索:这场承载十二年寒窗的考试,究竟该如何定义?它是阶段性的学业检验,是一场竞争与筛选,但它又何尝不是一次耕耘与收获呢。在分数与排名之外,高考正以另一种方式,为青春注入破茧成蝶的力量。

一束麦穗里的双重寓意

高考前一天,青岛二中分校的送考场景令人动容。师生们亲手种植在学校操场一角“青苗农场”的小麦,于芒种时节完全成熟。这些饱含汗水与期待的麦穗被学校老师们精心扎成束,化作最特别的祝福礼物送给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高三学子。“我们将小麦收割下来送给孩子们,寓意是丰收的喜悦与金榜题名,金灿灿的麦穗预祝同学们2025年高考能再创辉煌!”学校党委书记法少鹏告诉记者,孩子们在学校的高中三年,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他们的加油站,这份礼物不仅寄托着“金榜题名”的期许,亦是人生新征程的播种时刻。

考场之外的精神积淀

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通道,高考的筛选功能不言而喻。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备考过程中淬炼出的精神品格。挑灯夜战的坚持、突破瓶颈的喜悦、直面挫折的勇气,这些在高压环境下锻造的品质,早已超越试卷分数,成为伴随终生的财富。

现在我们关注高考、在意高考,甚至缅怀自己当年的高考,是因为高考就像一面时光镜,映照了我们当年最青春、最纯粹的奋斗模样,高考真正的价值,在于让每个参与者都完成了一次精神成人礼。这种蜕变无关最终成绩,而是让学子们懂得:人生真正的考场,永远是面对困难时的不馁与坚持。

耕耘者自有天地

高考不能决定你一生的成败,但迎战高考的那份精气神,却可以滋养你的一生。正如许多成年人感慨:“如果能像高考时那般拼搏,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高考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面对世界的思维方式。这些收获将伴随考生一生,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即便遭遇挫折,也能凭借这份积累重新站起,继续前行。

从科研攻坚到创业创新,从艺术创作到社会服务,每个领域都需要持之以恒的耕耘。那些经历过高考淬炼的人,往往更懂得如何将阶段性目标拆解为持续行动,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静待花开。

就像芒种时节的麦田,看似在某一天收获,实则是无数日夜光合作用的馈赠。这种“过程大于结果”的成长哲学,才是高考留给年轻人最珍贵的启示。

站在芒种与高考的交汇点,我们更应看清:人生的丈量从不由一场考试定义。那些在备考中培养的思维方式、抗压能力和奋斗精神,终将化作照亮前路的火炬。愿所有考生带着这份底气与从容,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继续播种希望,相信时光终会回馈每一份真诚的耕耘。毕竟,人生的精彩,永远在下一个开始的地方。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郝春梅)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