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音·东亚解码|李在明的三色领带与韩国的社会撕裂
弦外音 | 2025-06-07 08:01:28原创
毕淑雅 来源:大众新闻
6月4日上午,新当选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在韩国国会正式宣誓就职。没有普信阁敲钟,没有仪仗队礼宾,也没有礼炮鸣放,这场就职仪式一切从简,现场没有特殊装饰,却映照着韩国政治的复杂、波折。
在就职典礼上,李在明未佩戴象征其所属的进步阵营的蓝色领带,而是选择了蓝、红、白相间的三色领带。在韩国政治中,这分别代表进步、保守两大阵营及大韩民国。
这条领带可以看作代表着李在明“国民团结”的愿景。“无论各位在总统选举中支持谁,我都会成为一位拥抱全民、服务全民的‘全民总统’”,李在明在下笔留言和发表演说时都一再强调“团结”。而“团结”的反义词,则是“撕裂”。是的,这场刚刚落下帷幕的动荡漩涡中的总统选举,无比鲜明地显现着韩国社会的裂痕。这位新总统的执政之路,道阻且长。
5月12日,李在明在首尔参加总统选举竞选活动。新华社发
韩国社会的“三重撕裂”
地域对立、意识形态撕裂、代际冲突是韩国社会的传统三大断层。
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原因,韩国岭南地区(庆尚南道、庆尚北道、大邱市、釜山市)与湖南地区(全罗南道、全罗北道、光州市)长期处于竞争状态。岭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保守政党的稳固票仓,湖南地区则是进步政党的主要选票来源地。
虽然这种对立已经显示出开始解体的迹象,但就此次大选,依旧呈现出“西蓝东红”(“蓝色”代表进步政党,“红色”代表保守政党)的明显界限。
韩国政坛长期存在党派对立严重和党争极为激烈的现象。主要政党之间矛盾可以说是难以调和,进步派的共同民主党与保守派的国民力量党在政策和意识形态等层面存在根本分歧。
在这种政治氛围下,丑闻与指控成为韩国政坛的常见现象,双方经常性地发掘和利用对方的丑闻来进行政治攻击或反击。在韩国本次大选中,来自共同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李在明称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为“尹锡悦的化身”,金文洙则回击称李在明“现在就该宣布退出政坛”。这种政治斗争策略不仅严重损害双方政治形象,也加剧着各自支持群体之间的不满和对立。
韩国选举中,代际冲突是不能忽视的一个变量。这种代际冲突,在选举中则表现为不同代际的选民倾向选择的政党不同。本次韩国大选,40代、50代的选民大多支持共同民主党;而70代及以上选民大多支持国民力量党。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20代、30代的年轻人在投票意向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分歧。韩国20多岁男性选民将选票集中投向保守倾向政党及候选人,而女性选民则做出完全相反的选择。性别议题越来越成为候选人争取选票的政治筹码。
挑战重重的执政之路
“现在是在仇恨和对抗之上架起共存、和解与团结的桥梁,开启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国民幸福时代的时候了。”李在明在就职演说中如是说道。
6月4日凌晨,李在明偕夫人在韩国首尔国会前庆祝。图源:新华社
韩国目前面临内政外交一系列困局,火速上台的李在明政府能否开辟韩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李在明在此前竞选中及就职演讲中,已经提出了不少主张。
在政治方面,李在明强调“国民团结”和“摆脱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政治”;经济方面,主张在住宅、医疗和教育领域加强对普通民众的支持,减少经济不平等,通过国家层面的大规模投资来恢复经济增长,缓解社会矛盾;对外交往方面,追求“实用外交”,并提出将基于韩国国家利益与实用性原则,发展与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四国的关系。
目前李在明所在的共同民主党在韩国国会占据半数以上席位,韩国政坛时隔12年再次出现“朝大野小”局面,这为李在明执政提供了主导政局的基础。
我们从中能看出李在明政府发展经济,调整外交政策,团结社会民众,弥合社会撕裂的愿景。但,这些主张能落实几何,效果如何,暂时还不得而知。
韩国媒体指出,强化经济是新政府的首要议题。韩国经济第一季度出现负增长,亮起“红灯”;韩国中央银行把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从1.5%大幅下调至0.8%,韩国内需复苏乏力,美国滥施关税挫伤出口,提振经济挑战重重。
面对撕裂的韩国社会,李在明强调将努力结束对立,将不分政治立场和阵营努力团结韩国民众。韩国社会撕裂的原因错综复杂并且由来已久,一时间难以有较大改变。如韩国的地域对立,可以追溯到朝鲜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属于百济国,岭南地区则属于新罗,这是一个在千年前就埋下了种子的顽瘴痼疾。至于意识形态的撕裂,则更难以弥合。毕竟,韩国的政治对立可谓“深入骨髓”。
李在明曾表示青瓦台才是最合适的办公场地,并提及将总统府重新搬回青瓦台。前任总统尹锡悦搬至龙山总统府,却在戒严令风波后被弹劾下台,留下混乱的韩国政局。
李在明搬回青瓦台,除安全方面的考量,也释放出与上任政府“割席”的意味,或许也代表着他终结当前政治纷乱的决心。
韩国选民对此次大选投票热情高涨,对新政府的期待也较高。青瓦台的整修工作已全面开始,预计将耗时2到3个月。当他搬离龙山总统府,踏入青瓦台之时,若其推出的政策措施获得民众信任,或许将为今后执政奠定基础,增加将胸前佩戴的“国民团结”的愿景变为现实的可能。
(国际时事观察员 毕淑雅)
责任编辑:王珺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