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山钢集团工匠学院创新打造新时代“工匠摇篮”

产业新风 | 2025-06-10 21:20:14原创

张达   来源:大众新闻

“学技术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适合岗位的方法。要使技术应用变得更加简单实用,必须与基层职工标准化作业结合起来……”4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举办钢铁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培育转化线上培训班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行业培训专家、山钢集团工匠学院教师徐国良讲授了《钢铁企业基层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工具应用》课程,详细介绍了山钢技师创新能力研修等培训项目。

走出山钢,走向行业。作为首个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学院,山钢集团工匠学院自2022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匠心筑梦、技能报国”的理念,以创新为引领,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形式,以科学化、系统化的培训模式,为山钢集团培养高技能人才。

课程内容创新 紧跟时代脉搏 满足多元需求

山钢集团工匠学院以创新为引领,在课程设计上,突破传统框架,构建与时俱进、贴近实际的课程体系,既涵盖了传统技艺的精髓,又融入了行业前沿技术最新成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为满足不同岗位职工的个性化需求,工匠学院深入开展岗位技能需求调研,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这种“按需施教”的模式,为每名受培训的职工精准匹配其职业发展路径,提升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今,山钢集团工匠学院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已拓展至40个职业、47个工种,无论是电工、钳工、焊工等工种,还是新兴领域的技能需求,都能提供精准的培训服务。

自工匠学院成立以来,已经培训“操检维调”职工607人、一专多能职工2181人、“金蓝领”职工97人、新型学徒工81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职工3476人,为山钢集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创新开展活动 激发学习热情 促进交流共进

近年来,山钢集团工匠学院先后承办了济南市各类技能比武20余次,吸引了40多个单位1500多名职工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为职工群体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技艺的舞台,更在激烈的竞争中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

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更体现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山钢集团工匠学院为职工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促进职工交流技术、携手共进。

工匠学院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山东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宝武人才开发院、上汽党校等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学术交流、技能培训、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类工匠交流活动十余次,为职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

山钢集团工匠学院定期邀请企业劳模工匠走进高校开展宣讲活动,已先后到莱芜技师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宣讲活动5场,听众达2100多人次。劳模工匠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感人故事,用创新精神激励高校学生,提升了山钢集团工匠学院社会影响力。

创新课程形式 多元教学模式 提升学习体验

在课程形式上,山钢集团工匠学院勇于创新,采用集中授课、现场实操、网络自学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满足不同职工的培训需求,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高效。

在理论知识传授方面,山钢集团工匠学院精心打造互动式培训课堂,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职工主动思考与深度参与,全方位提升职工培训体验。

现场实操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山钢集团工匠学院配备了现代化的培训设备,增设了VR仿真模拟实验室,为培训职工营造了逼真的岗位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实操课程。职工们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操培训,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操作,还能在培训中锻炼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提升创新 打造培训体系 铸就创新之魂

创新能力是工匠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山钢集团工匠学院构建了完善的创新能力提升培训体系。

工匠学院精心设计了“1+2+2+X”四段式培训模式,包括团队学习和行动学习方法,引导职工掌握科学实用创新方法,解决技术难题。技师创新能力研修培训项目作为重点项目,经过迭代升级,已成为职工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

山钢集团工匠学院技师创新能力研修训战结合的实践成功案例,为钢铁企业基层职工培训工作提供了典范借鉴。工匠学院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培训中心联合打造的钢铁企业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为钢铁企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系统指导。

(大众新闻记者 张达 通讯员 刘芳 李宏琳 徐航)

责任编辑:姬秀弯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