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滨州首位援藏法官,到岗!

阳光滨州 | 2025-06-18 09:59:53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2025年5月20日,历经8个小时、跨越4000多公里,我与德州、聊城两位法官组成的2025年山东法院援藏小组落地日光之城——西藏拉萨。

在拉萨经过短暂休整,初步适应了高原气候和缺氧环境,我辞别两位同事,跟随日喀则中院副院长洛桑旦增,踏上前往日喀则的行程。日喀则中院,是我此行援藏的目的地。

在洛桑旦增副院长风趣而深沉的介绍中,我了解了这一路途经的“藏区风景”——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曾是后藏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和最繁华的城镇,1904年,江孜军民在这里谱写了反抗英国侵略,保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英雄篇章。白朗,则是坐落于日喀则东南部,一个有着神秘传说的地方,从文成公主的彩虹桥、雪山神医的秘方、天珠泉的神奇石珠,无一不诉说着高原的神秘与藏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

在洛桑旦增副院长的介绍中,我还知道了近些年藏区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江孜法院运用数字法院建设成果开展线上诉讼服务新模式,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讼累,也极大提高了司法效率。白朗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时借鉴了济南市市中区法院的先进经验,为当事人办理立案、执行等诉讼业务提供极大便利……这些,都是国家援藏政策和山东法院一批又一批援藏法官带来的变化。

沿国道349从拉萨到日喀则,360公里,车子开了7个小时,中途海拔最高超过5000米,对于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冲击,我也有了“直白”的感知,一边调整、一边适应。

未来的6个月,我要挂职日喀则中院的立案庭副庭长,主要工作是指导和协助办理立案审查、上诉案件收转、信访与申诉接待以及民事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解答等。

办公室落定后不久,定日法院打来电话咨询:“我们法院审理的建工纠纷中鉴定机构出具了两种供选择的鉴定意见,双方当事人对于工程单价的计价方式争执不下,咱们山东法院有什么可行的参考意见吗?”

司法鉴定过程中,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出具可供选择的意见在山东也较为常见,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准确查清事实上。为了更好解答这个问题,我仔细阅看了卷宗证据材料,连夜梳理了邹平法院近年来处理的类案,次日反馈了建议,“依法分配举证责任,引导双方当事人积极举证,依据民事证据规则准确认定事实”。

紧接着,南木林法院反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普遍存在诉讼主体及责任承担主体不清晰的问题,特别是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中,实际施工人维权主要是通过信访或者起诉政府部门,但发包人一方往往并不是政府……

我通过整理涉及此类问题的法律规定、司法解释、会议纪要以及典型案例,针对发包人、承包人、违法分包或转包人、实际施工人等建工主体,详细释明各方主体的法定权利义务、常见合同约定形式以及法律规定的其在诉讼中的地位,鼓励承办法官引导原告方正确列明被告、第三人,通过准确界定各方责任依法维权。

除了在中院坐班完成“远程答疑”任务,日喀则中院院长次旦央宗还给了我一个更有挑战性的任务——每周四到桑珠孜法院现场解答一审办案中的疑难问题。对此,我跃跃欲试。

桑珠孜区是日喀则市驻地,人口相对密集,经济活跃度高,一审案件相比其他法院多且繁重。在现场答疑的过程中,我跟当地法官一起探讨买卖合同纠纷中存在的违约金计算方式争议大怎么办,民间借贷纠纷中借贷事实认定难怎么办,还有,建工纠纷中责任承担主体如何确定……大家在交流中互动,在探讨中成长,山东的审判实践和西藏的社会实践有了真切的交融。

按照日喀则中院的安排,我还要走遍日喀则的17.924万平方千米,穿越传说中的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一一到访日喀则下辖的18家县级法院,其中包括岗巴、萨嘎、仲巴等高海拔县,以及有着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定日县,我将有机会以最近的距离了解藏区的人文、地理和司法“风情”,也将在这一次调研中对民族的团结融合和司法的东西贯通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

在藏语中,“日喀则”意为“土质最好的庄园”,象征着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美丽。我想,日喀则也是我个人成长最好的土壤,宗山脚下的那座江孜英雄纪念碑是最真实的爱国教育,日喀则湿地生态长廊上漫步的黑颈鹤是高原生态保护最现实的“受益者”,而那些朴实而公允的民间道理,和眼神中充满纯粹和善良的当地百姓就是我此行最好的老师。

入藏已近一个月,立案庭的同事拉巴次仁问我:“来西藏感觉如何?想家吗?”我微微一笑,心头泛起的却是史诗剧《文成公主》里的那句台词——“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

(西藏日喀则中院山东挂职法官 范立斌)

责任编辑:曹凤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