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论丛 | 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理响三农 | 2025-06-19 11:13:27
来源: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朱小乐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与历史遗迹。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及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乡村文化建设、传播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如何充分整合黄河流域的旅游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富有创意的旅游文创产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助力农产品上行,赋能乡村振兴,为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业与乡村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的资源优势
(一)历史文化资源
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深厚,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作为中华礼乐文明发源地的夏商周三代都城遗址,殷墟甲骨文、商周青铜器见证着当时高度发达的文字体系与青铜文明。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恢宏、技艺精湛,堪称世界第八大考古奇迹。此外还有丝路咽喉敦煌莫高窟、晋商票号汇聚的平遥古城等,都是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
(二)民俗文化资源
黄河岸边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拥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从衣食住行到岁时节令,这些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以及民间艺术形式,构成了当地百姓的文化现象。从青海的“花儿”到黄土高原的“信天游”,从九曲黄河阵灯俗到临县伞头秧歌,从陕西的泥塑到山东的布老虎,从山西花馍到河南山东的年画等,无不体现了黄河流域劳动人民乐观豁达的生命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精神追求,同时也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三)自然景观资源
黄河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水体形态多样,生物资源繁盛,自然景观壮丽多姿。三江源雪岭巍峨,青海湖碧波荡漾,蜿蜒曲折的九曲黄河第一湾在草原上勾勒出优美的弧线,气势雄浑的壶口瀑布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也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独特的视觉元素。
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的现状
当前,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部分地区围绕当地历史文化遗址积极打造旅游文创产品,如敦煌莫高窟将壁画经典元素融入丝巾、文具等文创载体,深受游客青睐;再如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的文创产品,通过对兵马俑形象的创新演绎,设计开发出玩偶、钥匙扣等萌趣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同时民俗文化元素的挖掘也成为亮点,如宁夏将地域特色农产品枸杞打造成兼具养生与民族特色的伴手礼,山西则以传统锣鼓为原型,设计出兼具装饰性与艺术性的工艺品等。
(二)存在的问题
设计创新能力不足。由于专业设计人才尤其既懂黄河文化又擅设计的复合型人才稀缺,文创产品设计往往缺乏创意,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许多产品只是机械地照搬黄河的自然景观、标志性建筑、传统图案等元素,缺乏深度创意,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辨识度。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许多旅游文创产品只是简单地将文化元素进行堆砌,缺乏对黄河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与提炼,产品设计仅简单应用黄河文化表面元素,缺乏对背后文化意义的解读。同时缺乏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调研,文创产品与消费者兴趣点和需求不匹配,市场接受度低。
实用性与艺术性失衡。目前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过于追求外观,如精美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而忽视了产品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有些产品又只注重实用功能而无法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
品牌建设薄弱。当前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呈现品牌“分散化”特征——品牌众多但缺乏明确定位,各景区、企业缺乏统一规划与协同推广策略,产品包装与宣传物料品牌要素不够规范,难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一)“九曲遗韵”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标志与主题图形紧扣黄河“九曲”的形态与文化内涵,融合黄河流经的9个省市的标志性建筑、石窟、雕塑、历史遗迹、特色动植物、代表性人物及壮丽山川等,根据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的走向变化,将黄河蜿蜒曲折的地理风貌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全方位展现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此类思路可作为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典型案例。
(二)“美哉沙坡头”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围绕沙坡头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突出沙漠、黄河相依的壮丽景色以及当地独特的羊皮筏子等民俗元素,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沙坡头旅游景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域辨识度的旅游文创产品。此类思路可应用于黄河流域景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三)“又见桃花”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以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万亩桃园为设计背景,依托当地极具影响力的桃花节等文化活动,以桃花为元素,打造浪漫清新的旅游文创产品,旨在开拓乡村旅游市场,促进德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整体视觉形象以桃红色系为主色调,以设计构成的风格搭配可爱的桃花卡通形象,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而富有张力,重点突出节事庆典。此类思路可应用于黄河流域乡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对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解读文化元素背后的故事与寓意,提炼出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黄河文化精神的元素。例如在设计以殷墟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时,可以深入研究甲骨文的文字形态、青铜器的纹饰图案和造型特点,将这些元素进行创新设计,使其既能展现殷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二)突出地域特色
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风貌,在设计旅游文创产品时,要充分体现黄河流域不同区域的地域特色。可以从当地的建筑风格,民俗活动,梯田、果园景观等方面入手,将地域特色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如山西平遥古城可以结合古城的建筑元素,将乡村非遗产品、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宁夏可以结合宁夏枸杞产业,融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民族风情的旅游特产。
(三)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
注重发挥创意思维与设计理念,设计出新颖独特的产品,重视产品的形态、图案与色彩搭配,使产品在众多文创产品中脱颖而出。同时注重实用性考量,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如便携性、耐用性、易操作性等,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四)加强品牌建设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创产品品牌至关重要。一是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明确品牌特色与目标客户群;二是建立标准化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品牌名称、标志与延展图形以及包装宣传等,形成具有高辨识度的整体视觉记忆。此外可探索“文创IP+乡村旅游”的跨界联动模式,打造“黄河岸边”跨区域品牌矩阵,讲好黄河乡村故事,形成品牌合力。
(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伴随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技术手段为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如3D打印可以制作造型复杂的文创产品,VR、AR技术可以提高文创产品的互动性,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喜好进而提高文创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将现代科技手段如二维码、NFC等技术应用于文创产品中可以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导览、支付等功能,利用光影艺术、数字媒体等手段可以创新文创产品的展示与体验方式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结论
黄河流域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虽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挖掘黄河流域的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加强品牌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不断创新与实践,持续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推动黄河流域乡村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2025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NSK2025B056。作者系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