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幼儿剧舞台上的育人密码:见证专业与人生的双向成长

青岛教育 | 2025-06-21 13:01:26原创

郝春梅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在6月20日举行的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第二十届幼儿剧展演现场,《海力布的奇遇》《黑猫警长》等经典童话被赋予新生。舞台上,学生们灵动的表演、精心设计的道具与沉浸式的场景,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折射出这所学校独特的育人哲学——在培养未来幼教人才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完成对自我的重塑与滋养,实现专业成长与生命成长的双向奔赴。

二十年深耕,打造幼教人才成长沃土

自2006年青岛幼儿师范学校首届幼儿剧展演启幕,这项活动已走过二十载春秋,成为青岛幼师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金字招牌之一。学校秉持“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的理念,打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将幼儿剧展演纳入综合素养评价体系。通过剧目创编、角色演绎、道具制作等实践,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与专业表现力得到全方位锤炼。正如学校语文教研组长韩玉梅老师所言:“幼儿剧展演不仅是教学成果的展示,更是学生发现自我、突破自我的成长舞台。”

本届展演以“求真向善寻美”为主题,每个班级需完成中外两部童话剧改编。从《海力布的奇遇》中对舍己为人精神的诠释,到《黑猫警长》里正义与勇敢的传递,学生们在经典故事中汲取养分,将真善美的价值观融入表演,为未来幼教工作注入精神底色。

舞台之上,绽放生命成长的光芒

在幼儿剧的筹备与演出中,学生们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成长蜕变。“以前我连课堂发言都紧张,现在却能自信地站在舞台中央。”学生刘佳坦言,幼儿师范学校的艺术课程与实践活动,让她从默默无闻的“小配角”成长为舞台上的“发光体”。她曾在《聊斋志异》剧目反串菊花精的经历,不仅让她收获高分,更点燃了对表演艺术的热爱,萌生了成为“角色扮演博主”的梦想。

学生纪爽也分享道:“在这次幼儿文学剧的舞台展演中,我们既是文学魅力的传递者,也是童年欢乐的创造者。在童真的故事与鲜活的演绎中,我重拾了内心深处那份纯粹的热爱与感动。这一场场充满童趣的艺术实践,正是‘以美润心’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

除了表演能力的提升,学生们在活动中还展现出多元发展的潜力。从设计逼真的稻草人服装,到编排符合幼儿认知的互动环节;从协调团队分工,到根据反馈反复打磨细节,每个环节都成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阶梯。学生李晨感慨:“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教育孩子,更在实践中重新养育了自己。”而这一系列成长,正是学校“善启善成”教学品牌的生动体现,老师们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自我成长与成就,达成教学品牌所追求的育人目标。

双向成长,书写教育的深层价值

青岛幼师的教育逻辑,在于将职业能力培养与生命成长教育深度融合。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构建了“理论+技能+实践”的多元体系,从幼儿心理学、卫生学等专业课程,到钢琴、舞蹈、绘本创作等技能训练,再到幼儿剧展演、模拟教学等实践活动,全方位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这个过程中,以思想性、主体性、艺术性和达成度为内涵的“三性一度”品质课堂贯穿始终,帮助学生不断突破自我,收获成长。正如学校领导多次强调的那样:“我们培养的不仅是会教课的幼师,更是充满生命力、能为孩子成长赋能的教育者。”

这种教育模式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上,更彰显于他们精神面貌的蜕变。舞台上,学生们自信洒脱的表演、灵动智慧的创意,展现出自由舒展的个性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舞台下,他们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包容,在挫折中学会坚持,在成就中收获自信。这些品质,不仅是未来幼教工作的核心素养,更是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

二十年光阴流转,幼儿剧展演的舞台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在这里,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滋养;不仅是职业的准备,更是人生的重塑。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用实践证明:当教育真正遵循人的成长规律,便能培育出既有专业本领,又有丰盈内心的时代新人,为幼教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郝春梅

责任编辑:刘恺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