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定陶区:政策集成助力筑巢引雁 到村任职创业推动乡村振兴
齐鲁红星 | 2025-06-27 12:22:29原创
李扬 来源:大众新闻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菏泽市定陶区以“归雁兴陶”行动为抓手,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在外能人返乡任职创业若干措施,推动相关机制体制衔接配套,政策集成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强化政策激励,拓宽人才返乡任职渠道。一是多维度搭建任职平台。建立“书记助理”“主任助理”储备机制,对暂不具备任职条件的返乡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参与工作的参照“两委”干部标准发放补贴,主持工作的按村支书报酬80%核定。对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的人才,经考察可直接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全额享受报酬待遇。今年以来,已吸纳32名返乡人才进入村级后备队伍,11人通过考察直接任职村“两委”。二是建立集体经济贡献奖励机制。设立村集体经济“增量奖”,将返乡任职人员报酬与集体增收挂钩,按当年度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量的20%以内给予奖励,其中村支书最高可获50%资金奖励。今年以来,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28%,15个村获集体增收奖励。三是拓宽人才成长发展通道。落实公务员招录、乡镇班子选拔等政策,每年拿出专项名额从优秀村支书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聘用事业编制人员,择优选拔村支书挂职镇政府副镇长,符合条件的纳入乡镇领导班子选拔范围。已有3名返乡村支书通过考录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5人挂职镇街领导职务。
优化创业服务,释放返乡创业创新活力。一是落实创业补贴与贷款支持。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个体经营且正常运营1年以上的返乡人员,分别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最高可达33万元,小微企业最高400万元,财政贴息50%。今年以来,已发放一次性补贴96万元,办理创业担保贷款900余万元,惠及28家返乡创业主体。二是创新金融服务与税收优惠。推出“乡村好青年贷”,经营贷最高300万元、消费贷最高30万元;每年召开两次银企对接会,对返乡创业项目优先放贷;落实税收扣减政策,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今年累计为返乡企业减免税费130万元。同时,对涉农创业项目每年提供2次定制培训、4次技术指导,10家乡镇龙头企业获“富民生产贷”支持。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与孵化服务。推行科技特派员联系制度,为返乡项目匹配技术专家;推荐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国家级人才工程及省基层科技人才计划,引导优质初创项目入驻返乡创业孵化基地,提供3年免费办公场所。目前已有6个项目获省级科技人才项目支持,12家企业入驻孵化基地。
完善服务保障,解除人才后顾之忧。一是简化审批流程与要素保障。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立返乡创业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链办结”,企业核准类事项3个工作日内办结,备案类2个工作日内完成。优先保障返乡创业用地,对利用存量房产发展融合项目的,五年内可维持原土地用途。今年以来,累计为43个返乡项目提供快速审批服务。二是统筹子女教育与社保服务。落实返乡人才子女就近入学政策,义务教育阶段转学10个工作日内办结;社保关系接续15个工作日内完成,随迁家属可随时参加居民医保并实现就医即时结算。今年以来,已为27名返乡人才子女办理入学转学手续,社保接续服务覆盖率达100%。三是强化政治激励与典型宣传。为返乡创业人才颁发“乡村振兴合伙人”聘书,设立发展党员“储备池”,在各级荣誉评选中对优秀人才重点倾斜,优先推荐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今年以来,评选表彰返乡创业典型9人,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典型事迹32次,形成“归雁兴陶”示范效应。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成立“归雁兴陶”工作专班,建立季度联席会议制度,细化16项支持措施责任清单,形成政策闭环管理机制。将人才返乡工作纳入镇街和区直部门年度考核,重点考核项目落地率、人才就业率等指标,每半年开展政策落实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编制《返乡政策指南》,建立“一对一”联络机制,累计解决审批、融资等问题76个。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通讯员:王雪阳
责任编辑:李扬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