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痛点·重构·赋能——王有标详解城市更新金融创新破局路径

   来源: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5-06-25 19:22:56

海报新闻记者 闫晓辉 李萍 济南报道

在城市更新成为发展热点的当下,项目落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一话题,6月25日,在2025山东省城市更新“汇”活动专家分享交流环节,中建山东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有标进行了题为《从城市更新解读城市更新的金融创新》的主题分享。

城市更新项目为何落地难?王有标在主题分享中直指关键:资金问题是城市更新落地的核心。

王有标从痛点分析、多元化投融资方式解读、金融创新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为城市更新融资破局提供了思路。

王有标指出,当前城市更新融资存在四大痛点。其一,资金周期长。与传统房地产开发相比,城市更新项目即便经过良好策划运营,理想状态下也需10 - 15年才能回收投入,长周期、低回报与高风险并存,与资金快速投入、回报及风险控制需求相悖。其二,项目投资回报低。城市更新多聚焦于基础设施和民生兜底领域,可运营产生利润的空间有限,前期投入大且需养护客户,易出现较大亏损。其三,政策执行与市场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中央和地方虽出台众多政策,但配套不足,财政金融协同效应不佳,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和银行参与,复杂的产权关系也亟需政策界定。其四,系统性风险突出。政策变动、市场适配性及资金稳定性难以平衡,经营、社会与经济目标的冲突,公共性投入对现金流的影响,都给投资带来挑战。

针对这些痛点,王有标对多元化投融资方式进行了分析。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央加大了支持力度,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落实税费减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参与。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贷款管理办法,创新金融产品,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推动REITs发行,并确立灵活的权益流转机制,解决土地产权和定价问题。

在金融创新实现路径方面,王有标提出了具体方向。底层资产的重构与盘活是关键,通过深度挖掘空间价值,将物理载体转化为收益引擎。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植入文化元素,打造文化体验空间,定位消费群体和场景,形成社群生态,其在地消费收入超50%,整体收益的60%来自社会活动策展等;成都玉林路通过市井烟火与创意业态结合,提升社区商业坪效。此外,实现成本的科学瘦身与长效平衡,如重庆戴家巷采用危房加固和局部拆除方式,降低改造成本,通过业态收益分级策略实现高运营收入;推动绿色低碳与数字化融合,上海桃浦智创城实现碳交易目标和数据服务收益。城市更新应构建全周期金融支持链条,在启动、建设、运营、退出各阶段,匹配相应的资金支持方式。同时,建立多风险共担机制,政府、银行、金融保险机构与运营方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城市更新项目落地。

责任编辑:齐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