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阳城煤矿激活劳动定额管理“新引擎”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6-26 15:54:36

今年以来,阳城煤矿以全过程精益管理为战略引领,聚焦用好“三大员”抓经营管理这一关键命题,在劳动定额创新上狠下功夫,围绕“提高劳动效率”中心目标,狠抓“定额员管理”和“经济责任制落实”核心举措,积极探索建立劳动定额创新模式,让薪酬分配更加科学合理,推动全员工作积极性持续高涨,劳动工效稳步提升。

“谋”字上精规划,打牢定额基础

“劳动定额工作不是单独劳资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关乎全矿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要以抓安全生产的韧劲狠劲,坚决做好劳动定额大文章”,阳城煤矿抓劳动定额工作,坚持高定位、抓全局、谋长远、求实效,确保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多体系构建基础“四梁八柱”。阳城煤矿高度重视劳动定额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分专业配备5名劳动定额员,因地制宜制定下发《定额管理体系》《劳动定额员综合考核管理办法》《定额修订管理制度》等制度,明确工作方法和流程,建立完善劳动定额的“四梁八柱”,为开展劳动定额量化管理提供制度支撑。实施内业资料统一档案、统一封存、统一编号等“五统一”管理,上半年整理定额材料200余册,有效提升劳动定额标准化管理水平。

多形式反复宣传引导。把定额知识作为形势任务教育的重要一环,深入各区队开展宣讲,让职工明晰定额工作流程、方法标准,引导职工增强工作信心,树立算账意识,实现由“上班发工资”到“创效挣工资”的思想转变。

多层级面对面沟通约谈。劳资科及时将工效核算情况向区队反馈,指出影响工效的难点卡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各区队排名情况在周一例会通报,并在采掘楼大屏公示亮相;每季度对工效排名靠后、现场曝光问题较多、机电设备影响率较高的区队负责人进行约谈,针对劳动组织、生产影响等进行剖析,帮扶提升工效。

“精”字上下功夫,抓牢一次分配

阳城煤矿抓好定额员管理,把好素质提升“四关”,倒逼责任落实。严把准入关,选拔定额员,着重考量一线经验丰富、技能水平高、责任心强等关键指标;精准培训关,每周开展定额员“上讲台”和集中学习,定期组织考试,“以学促干”“以考促学”,促进定额员从“算定额” 向“管定额”“管定员” 转变。强化管理关。定额员参加区队班前会,参与调度机台值守,参加生产技术联席会、月度生产计划会,积极延伸业务链,参与矿重大生产决策;严格考核关制定《定额员综合管理考核办法》,从指标完成、日常表现、减员提效等方面对定额员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将分管区队的考勤划分、师带徒、小指标竞赛等工作纳入定额员工作范围,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促进多维融合。

“写实是定额量化工作的关键,关乎每一个人的利益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劳资科定额员说。定额员采取“跟班、盯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对井上下各采掘迎头、作业地点进行全工艺、全流程、全岗位、全时段跟踪写实,每月下井不少于15个,现场写实不少于6个。仓储调配中心通过现场写实,依据物料、装封车标准灵活调配、核算定额,将6名仓库材料员与下料员分流至一线,降低人工成本;单轨吊集运队推行任务薪酬挂钩机制,依据现场实际定每班走钩数、核算工资,激发职工积极性;充填系统试运行后,通过写实拟定方案,针对皮带漏矸、设备损坏等关键环节制定考核挂钩制度,保障充填系统稳定运行,定额激励效果良好。

2024年以来合计调整完善劳动定额标准160余项,写实日志450余份,为劳动定额标准制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流程劳动定额精准量化,人员工效实现即时核算、即时调整,即时增减人员。

“实”字上见真章,抓实二次分配

“定额制度、标准拟定得再好,落实不到基层也是徒劳无功”。阳城煤矿每周对劳动定额情况进行精准分析,针对现场存在问题进行曝光,在生产任务、工程质量、现场标准化及安全管理等方面与工区形成合力管控,以经济杠杆的作用倒逼各区队提升工效。

狠抓验收员日常管理和素质提升,明确验收员作为当班工程质量管理及工作量核算第一责任人,提高验收员的话语权。验收员和劳动定额员加强沟通交流,形成联动机制,确保验收员划分标准和劳动定额标准保持一致,通过验收员管理划分、面对面座谈交流等手段,确保区队工作量考核划分符合规定要求。劳资科每周对各区队划分及区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对不按标准划分及划分公示不及时的进行通报处罚,确保“二次分配”公平公正。

 “干”字上促发展,凝聚发展合力

阳城煤矿通过大力实施劳动定额精益管理,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流程劳动定额精准量化,在薪酬分配、定岗定编、提高工作积极性上效果明显。 

劳动工效大幅提升,采煤区队在实现产量提升的同时,优化岗位人员,在岗人数减员8%;掘进区队实行大班组管理,推行“一班组 双迎头”作业模式,精简辅助工25%,工效提升15%;辅助区队通过测算提升运输量,减少部分提升运输作业人员,进行巷修、喷浆、单轨吊吊梁作业;巷修工区创新服务两对矿井,通过劳动组织优化和人员共享,节约用工成本234万元;充填系统精简岗位流程,通过优化岗位和人员布置,仅增加6人即完成原16人工作量,系统运行效率提升40%;洗煤厂重介、去煤泥化升级改造顺利投产运行,在生产工艺、操控系统、设备管理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劳动组织的精准调整和职工素质的快速提升。

“以前是上班就能挣钱,现在是干多少活挣多少钱,发工资变成了挣工资;挣钱必须先值钱,还要多学习、多进步,这些措施让我们干劲更足了。”职工对全面定额量化管理方式带来的变化感触良多。2025年以来,已有5名二线辅助岗位职工自愿申请调至井下生产一线岗位工作,这就是定额量化杠杆带来的良性薪酬导向。

得益于全员劳动定额量化这“一池春水”的喷涌激活,阳城煤矿人力资源持续盘活增效,劳动用工更加科学,薪酬分配更为合理,用工紧张的矛盾、吃“大锅饭”的人、现场返工的活少了,想去一线挣钱的人多了,主动提升工效挣工资的意愿更加强烈,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为矿井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文/图 | 陈龙贺 朱绍贤(阳城煤电)

责任编辑:司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