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党旗领航职教路,匠心筑梦育英才——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党建领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5-06-30 13:32:00原创

临沂卫校始建于1958年,是公办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203亩,在校生5130人,教职工297人,开设有护理、医学影像技术、药剂、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和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7个专业,其中,护理、影像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学历层次有普通中专,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现已与临沂大学签订本科“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协议,今年计划招生30名护理专业学生。学校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部1+X职业技能证书试点学校。学校党委先后荣获“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党建示范点,学校连续五年被评定为市直中职学校绩效考核优秀等次。

近年来,临沂卫校党委深刻把握“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将党建引领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坚持“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夯实党建堡垒,以党建提质增效为抓手推动教育升级”,在思政铸魂、特色强技、队伍筑基、文化润心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以沂蒙精神为底色,以产教融合为突破,构建“党建+”多维育人体系,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专业技能培养、区域经济服务的有机统一,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守正创新,稳步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党建铸魂,思政先行,筑牢立德树人思想根基

思想根基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党委始终将思政教育视为培根铸魂的生命线,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互动育人机制,打造“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的思政教育体系。

校外联动,激活红色资源与专业特色。学校积极拓宽思政育人途径,深化思政领域校企合作,充分挖掘沂蒙革命老区的独特地域优势,结合卫生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与临沂文旅集团共建临沂市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共同开发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固本革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组织学生到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学思并进 知行合一”沂蒙精神体验式研学活动;开展面向大中小学校的思政、急救和生命科学教育等系列活动。近期与山东木兰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青少年生命研学培训”活动,面向5000多名学员开展心肺复苏术(CPR)、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培训,成功实现红色教育与医学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探索革命老区思政育人新模式。

校内深耕,打造沉浸式育人阵地。学校党委主导推进思政教育基地建设,该基地以“大党建育人”思想为核心,集党建引领、校史传承、文化育人为一体,成为综合性宣教平台。通过“图书信息楼三至五楼”环形动线设计,巧妙串联起党建精神长廊、廉洁文化长廊、发展纪实展厅、文化体验空间四大功能区,形成沉浸式教育闭环,面向各级部门、社会各界、师生校友三类群体开放。在“思政展播”区域,学校部署AR互动屏,开发校史VR漫游系统,实现“静态展陈+动态体验”融合。学校党委统筹协调,联合临沂市博物馆、中医药企业等单位,共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立“校史馆+课程思政”联动机制,将展馆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党员培训等培训计划。通过“三维一体”建设框架,学校打造出“党建引领有高度、发展纪实有深度、文化育人有温度”的思政教育综合体,致力于成为年接待参观5万人次以上的省内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示范基地,全面提升学校党建质量、育人水平与社会影响力。

党建赋能,产教融合,打造特色发展新范式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党委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满足民生需求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引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特色创新,赋能传统技艺现代化。2025年4月,学校联合河北省唤本有职业培训学校共建中医药特色康养中心,创新性实施“非遗传承+现代康养”育人工程。学校党委通过精准对接,引入非遗“东蒙道医按摩”传承人团队,构建产教融合的“活态传承”体系,打造“校地企”协同创新平台。创立师生“课堂研习—基地实训—临床实践”三维贯通的培养模式,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康养技术深度融合,培养学有所长的技能人才。目前,已联合培养中医技能型人才1000余名,实现中医传统技能转化与康养人才精准化输送的“双赢”格局,成为学校党建引领产教融合的特色品牌。

深化合作,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持续优化护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药剂、康复5个初中后五年制高职专业,推进护理专业与临沂大学“3+4”贯通培养。定期调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康复治疗3个临沂市产教融合型优质特色专业建设。与山东省立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等30余家单位稳固合作,上半年安排687名学生赴济南、青岛等地的24家实习基地进行岗位实习。2024年5月,学校在深化好“学校+医院”协同育人的基础上,牵头筹建临沂市医药产业共同体,组织召开市医药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一届一次会议,建立“政、行、企、校”常态化开展合作的制度机制;2025年5月,由学校承办市教育局主办的临沂市健康养老产业校企合作对话会,进一步拓宽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为临沂市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建固本,淬炼队伍,锻造过硬师资与干部队伍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党委牢牢把握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将强化思想引领与提升履职能力提升一体推进。

思想铸魂与能力锻造并重,党委引领队伍全面过硬。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光从中华来”专题报告,引导教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针对学校发展需求和中层干部调整实际,组织《中层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紧扣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两大核心,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小组研讨等形式,着力提升干部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5年上半年,1406名学生对176名教师测评满意度高达99.4%。

实践砺能与作风锤炼齐抓,党委助力队伍全面发展。学校党委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和培养干部教师。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拔优秀党员专业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和专业负责人。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由党员名师结对指导,在课程改革、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一线岗位压担子、促成长。党委严格管理监督,定期开展干部作风评议,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三年,师生79人次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39人次获省级竞赛奖励,21人次获得市级竞赛奖励。

党建润心,文化塑形,塑造全面发展育人生态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党委坚持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理念,将党建文化、职业文化融入日常管理和活动实践,营造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行为养成,涵育文明职业素养。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学校党委于3月底部署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提升”活动,以党建带团建、促班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身教”示范作用和学生干部“排头兵”效应,聚焦“两操”、晚自习、课堂等管理重难点。目前,纪律从“有待加强”到“自觉转变”、早操从“被动参与”到“逐步提振”、课堂环境从“不够规整”到“井然有序”,活动成效显著。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以“未来医者”标准要求自己,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行为自觉性,培养他们做规范养成的“主人翁”。

活动滋养,厚植家国职业情怀。学校党委指导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专业特色,形成了“党建引领 匠心育人”等4个支部品牌、举办了“七彩沂蒙”养老照护志愿服务、“中医义诊”等品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医者仁心、践行社会责任。依托社团组织,开展“书香新时代,‘典’亮新征程”经典诵读大赛、山东省中职学生礼仪风采大赛、第十届公寓文化节等,提升人文素养,营造文明和谐校园。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临沂卫校在思政铸魂、产教融合、强师赋能、文化沁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厚德、笃学、精诚、创新”的校训石,康养中心里学生指尖翻飞练习艾灸的技法,思政馆内VR眼镜重现革命战争中的救护场景,校园里阵阵的琅琅书声和井然的秩序——这些场景既是临沂卫校“党旗领航职教路”的鲜活实践,更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匠心筑梦育英才”的生动诠释。如今,临沂卫校正以更加高昂的姿态,用“党旗红”引领“天使白”,以党建的“金钥匙”开启助力“健康临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门。下一步,学校党委将继续锚定“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卫生职业学校”目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治理效能,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坚实的卫校力量。

(通讯员 王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