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地面房屋建筑,不再是沉寂的石头
人文 | 2025-06-30 17:58:41原创
张九龙 鲍福玉 来源:大众新闻
济南市长清区有一座孝堂山,山上的郭氏墓石祠,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内部图像布局完整有序、外部建筑完好的汉代画像石祠堂。今年,随着片区保护提升利用项目的实施,这处名扬中外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孝堂山原名龟山、巫山,因山巅石祠传为汉孝子郭巨墓之祠而得名孝堂山。依据祠内题记记载,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大致建造于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左右),是我国迄今保存于地面的最早的房屋建筑。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用青石仿照汉代民居建筑的形象并缩小比例砌成。其内石壁和石梁上遍布精美的线刻图画,屋顶为单檐悬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垄、连檐等构件的形象。其石壁上的题刻和后来的题词,在文献与书法上均有一定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祠内东、西、北三壁和隔梁石上刻36组画像,场面宏大,内容广泛,既有反映出巡、狩猎、战争、朝会、谒见、宴饮、庖厨、百戏等现实生活的场景,又有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天文星象以及祥禽瑞兽等画面,包罗万象。横贯三壁上部的是场面宏大的《大王出行图》,表明祠主曾参加过诸侯王的出行活动;北壁下部的《二千石出行图》,则表示了祠主生前的最高官秩。还有与伏羲、女娲、西王母、风伯、雷公等有关的神话故事,以及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胡汉战争等历史故事,隔梁石的底面刻有日月星辰。这些丰富多彩的画像石,成为研究中国汉代历史、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关于郭氏墓石祠的主人,郭巨之说只是民间附会,专家认为应是东汉前期一位高官显贵,官职是太守并出任过诸侯王的国相、傅、尉一级的两千石官员,亦有可能是东汉济北王中的一位。
孝堂山汉石祠载于郦道元的《水经注》,后代多有著录,赵明诚曾数次来观摩石祠,在《金石录》中有所记载。因汉石室在官道旁,大量游人登堂观谒,这处文化遗产历来受到较好的保护。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也面临着设施老旧等问题。去年,长清区启动了孝堂山片区保护提升项目,以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为核心,以数字化展示为手段,以传统文化、民俗风貌为底色,宣传孝堂山历史文化,实现孝堂山片区整体保护提升。
如今,走进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的综合数字化互动体验厅,55英寸OLED透明屏将特制的石祠画像释读画面悬浮在空中,游客仿佛穿越回了2000年前。发光的金边动态勾勒出画像细节,配合语音阐释,科技感十足的三维特效展示,将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中诸多的“中国之最”在游客眼前依次展开。展示中心还沿墙设置了镜面装置,延伸空间并反射数字画面,形成奇幻的石壁画像世界。
以前游客来孝堂山只能看看墙上的拓片,往往只是走马观花。现在的孝堂山,文物已不再是沉寂的石头,文化也不再是纸面上的冰冷文字。
(大众新闻记者 张九龙 鲍福玉)
责任编辑:张九龙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