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石榴花开

齐迹人文 | 2025-06-30 16:57:47原创

来源:鲁中晨报

□ 齐心

临淄马莲台风景区位于齐陵街道齐家终村东南边,相传是古代山洪冲刷而成的一处黄土高台。与淄水相拥,与牛山、稷山相连。地形地貌原始,幽谷高台雄奇,沟陵丘壑险峻,自然风光优美。

山中物产丰饶,适合生长的经济林木很多,桃杏李子葚,山楂柿子梨,核桃板栗枣等应有尽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紧密结合,陶醉着山乡父老,吸引着四方宾客。

最是夏季好时节,来到马莲台风景区,走在蜿蜒盘旋的栈道上,两旁的榴花开得正旺,仿佛一簇簇跳动的红色火苗,直灼人眼。它的红盖过初春怯生生的粉;它的红碾压深秋沉甸甸的绛;它是盛夏将至时毫无保留的赤红;它是生命最饱满状态下喷出的火红。

“五月榴花照眼明”,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忽然浮上心头,像一把钥匙,轻轻旋开了时光的门扉。

马莲台的石榴树大多是老桩,也偶尔夹杂着几棵新苗。老桩树干粗粝,枝桠扭曲盘旋,宛如临淄博物馆里陈列的青铜器上那精雕细琢的饕餮纹样。满树都是深红色的花朵,开得咄咄逼人,开得理直气壮,看起来蓬勃茁壮。

新苗枝干纤细挺拔,基本没有杂枝伸展,花朵茂密,红得鲜嫩。微风过处,偶有落花飘落在游人肩头,宛如衣衫上红色图案的点缀。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木质栈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榴花便在光与影的交错中忽明忽暗,甚是好看。

“五月榴花照眼明”,果真道尽了这种视觉的霸道——不是人主动去观赏花,而是花的明艳直逼人眼,使人不得不为之驻足。

我走下栈道,沿着青石板铺砌而成的小径缓步往山里走去,沿路的石榴花引得我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郭沫若曾言石榴花瓣“像红玛瑙琢成的花瓶”,确是如此。那厚重的肉质花瓣有着玉石的质感,阳光穿透时,会在青石板上投下琥珀色的光斑。

转过山弯,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栽种着几十株老石榴树的石榴园。我走进园区,恰遇一位老园丁正在给石榴树浇水。于是我便上前和他攀谈起来。他说,他姓刘,是齐家终村人氏,这片石榴园是他祖上留下来的,他这一生都在管理养护这些老石榴树。他指着眼前那株最大的石榴树说:“这棵石榴树已活了300多年,清朝修的《临淄县志》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这株老树树干粗粝如老园丁的腰身;树皮皲裂似老园丁脸上的皱纹;褐枝绿叶间缀满红花,有些花朵已经凋谢,露出了初结的小果,正如韩愈诗中名句“枝间时见子初成”。

老园丁接着说:“石榴的花期很长,从初夏到盛夏,就在第一批花朵还在盛放时,细心的人已能在枝叶掩映间发现初结的小果。这种花与果同枝的景象,构成了石榴树独特的生命景观。”

他还告诉我说:“马莲台的石榴有个特点,就是花瓣特别厚实。别处的石榴花下雨就打蔫,他这儿的石榴花越下雨越精神。”说着,他弯腰拾起一朵刚落下来的石榴花递给我,我接过来,仔细观察,正如他说的,花瓣确实厚实,而且莹润光滑如绸缎,花的边缘微微卷曲,像是被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过。浅黄的花托处还残留着几滴晨露,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老园丁继续说:“这棵古树结的果子皮薄籽大,汁水多,甜度高,果香醇厚。”他还特意邀请我,待到八月仲秋石榴成熟时节,一定前来品尝。我看到他说话的时候眼睛从未离开过石榴树,双眸满含依恋的光芒。

我辞别老园丁,继续往莲台深处走去。小径渐渐变得狭窄,两旁的石榴树栽种得非常稠密,全是观赏类新苗。如擀面杖粗细、两米多高的树干,偶有几个突出的骨结,并不影响整体的线条流畅。小枝低垂下来,几乎擦着游人的头顶,那些红艳艳的花朵就在眼前晃动,仿佛在邀请人们驻足欣赏。

红榴掩映处,我猛然发现了几株白石榴,这可是罕见的品种。它的花瓣洁白如雪,只在基部微微泛着粉红,像是少女脸颊上的一抹羞色。白石榴的花型也更为秀气,不像红榴那般张扬,却自带清雅。明代大才子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写道:“白榴花最宜月下看,疑是瑶台降雪。”可惜此刻不是晚上,月亮也还没出来,无缘得见那月下美景了。

沿着山间小路继续向前,四周沟壑纵横,群峰环抱中有一处山沟。沟内有一大片卧石,人称石海。石海的石头形状各异,千奇百怪,有的呈怪兽状,有的呈乌龟形,每一块都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举目望去,沟壑上下,夏意浓浓,石榴花挂满枝头,为马莲台倍添绚丽之彩。

五月榴花照眼明的马莲台,果真是风景优美的旅游好去处。

责任编辑: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