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望岳谈|92岁游本昌入党:阅历孕育信仰

望岳谈 | 2025-07-01 11:00:06原创

周学泽   来源:大众新闻

今天是党的生日,成立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迄今已经走过了104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在“七一”前夕,有两则消息引人注目。

一是新华社6月30日电,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比2023年底净增108.6万名,增幅为1.1%。这意味着我们党在新时期继续壮大发展,总人数已经超过1亿人。

另外一则消息是,6月30日上午,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这个伟大而光荣的组织中的一份子。

一位已逾鲐背之年的老人,为什么最终选择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员?游本昌用自己“三个时期”丰富的阅历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5月27日,16岁的游本昌在上海“目睹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种下了“信仰的种子”。

那天发生了什么?作家高建国曾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十万大军睡马路》,回顾了那天发生的故事:“5月27日清晨,解放上海的枪声逐渐平息,更多的上海市民在蒙蒙细雨中打开家门或推开窗子,惊喜地发现,马路两边湿漉漉的水泥地上,睡满了身穿黄军装、怀抱枪支、和衣而卧的解放军战士!”

这一幕震撼了上海市民,也震撼了世界。民主人士、著名民族资本家荣德生(荣毅仁父亲)起床推开房门,看到齐刷刷睡在马路旁的解放军战士,顿时被惊呆了。第三野战军新华社前线分社摄影组组长陆仁生将解放军露宿街头的一幕拍下来,发表在1949年5月28日《解放日报》创刊号上。新华社和沪上媒体发稿后,世界也为之惊讶,“世界许多通讯社纷纷报道这一壮举,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看到解放军夜宿街头的照片,感慨地说:‘我这才明白这支军队为什么能够打败美国武装起来的蒋介石数百万大军。’”人民军队夜宿街头是党的形象的直观体现,这一幕也震撼了当时16岁的游本昌,从此“对(党)有了根本性的信任”

第二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事文艺事业70多年”,不断加深对党的认识,不断缩短自己与党的要求之间的差距。

查阅游本昌的从艺经历,新中国成立时,他是南京市私立钟英中学的学生,据《扬子晚报》报道,在此期间,游本昌主演了话剧《胜利之歌》,并在1950年获得了南京市学生戏剧比赛一等奖‌;1951年,游本昌从钟英中学毕业后加入南京文工团,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艺术表演需要个人钻研、体悟,但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环境的滋养。新中国的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是游本昌艺术表演的积累期,他在成为“济公”之前,演了79个“小角色”;改革开放让已经52岁的他焕发了艺术青春,1985年,游本昌主演了由杭州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济公》,演绎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活佛济公形象,游本昌这个名字,开始被全国观众熟知;1994年,他成立北京本昌艺术传播中心,制作二十集电视系列剧《济公游记》,并担任导演、主演、出品人,开启了他艺术生涯的另一个高峰。

1986年,游本昌因济公一角色,被评选为第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男演员 ;2002年8月,荣获“文化志愿者”纪念奖牌 ;2021年12月,被授予中国国家话剧院“终身荣耀艺术家”称号 。个人的艺术发展和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也让游本昌不断加深对党的认识。游本昌说,那时虽有入党的心愿,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我时刻反省自己,时刻要求自己,并时刻准备着听从党的召唤。”

第三,站在今天的新时代,回望个人和祖国的发展历程,感受党的伟大,坚定了信仰所系。

在采访中,游本昌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幸运”:“我好幸运哦赶上了这个美好的新时代”

阅历多的人,自然会产生不同时代的对比感。游本昌生于解放前,从艺于新中国,艺术高峰在改革开放时代绽放,还赶上了“美好的新时代”。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建设发展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今天的新时代,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国家面貌日新月异,92岁高龄的游本昌眼中看、心中明,经过慎重思考,郑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份入党申请书,足足写了21页——这也看出游本昌老人对党的真挚情感。今年的“七一”前夕入党圆梦,他珍重地抚摸着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认真地表示,“不是我的‘人生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观察游本昌回顾的“三个时期”,正好契合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个历史阶段。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和信仰,前赴后继、百折不回,以坚不可摧的强大精神力量,带领人民救国、兴国、强国,铺就中华民族不断向上登攀的阶梯。历史发展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不懈奋斗历程,证明自己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丰富阅历孕育坚定信仰。92岁入党的游本昌说:“身为演员,应该弘扬真善美,以文艺事业为人民服务”,这是将党的宗旨和自己的艺术人生紧密结合在一起,信仰的老而弥坚和艺术的精湛演绎融在一身,这是一种理想境界,也是他一生的至高追求。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 

责任编辑:王珺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