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开屏见“好”|5年“追债”5200余万,她是执行一线的“铁娘子”

开屏见“好” | 2025-07-04 07:30:00原创

来源:大众新闻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本期人物是“七一特辑·我是共产党员”系列。

赢了官司,对方却迟迟不肯还钱,甚至东躲西藏当起了“老赖”,怎么办?于是,有这样一群执行法官,他们穿梭在案卷、电话和无数个奔波的日夜之间,帮助当事人“讨回公道”。

在山东省郯城县人民法院,胡丽双就是这样一位让“老赖”夜不能寐、让当事人信得过的“铁娘子”

“你就算杀了我,我也不会还他一分钱!”据胡丽双回忆,一个深夜,在宁波宾馆里,被执行人情绪激动,狠话撂在了胡丽双面前。

周旋一整夜,胡丽双没有被激怒,而是耐心解释法律责任,步步为营。眼见对方油盐不进,她提出查看对方的银行流水。突然,手机屏幕亮起,跳出来一条微信:“女儿在准备考编,你不能被拘。”

胡丽双看了一眼,轻轻把手机推回去,语气放软:“孩子备考事业编,如果因为你的事政审不过,你甘心吗?”这句话像针一样扎破了对方的硬壳。

她顺势联系对方妻子,又争取到申请执行人让步。熬到天亮,被执行人终于松口:“今晚我已经凑到两万了,白天一定把钱补齐。”

在胡丽双的工作日志里,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在她看来,执行工作从来不只是“追债”,更是“解局”。

不久前的一个夜晚,刚刚连破三块“硬骨头”,新案子又出了状况。胡丽双马不停蹄,电话联系各方,把被执行人徐某和三名申请执行人重新拉回谈判桌。

徐某做厂房生意,曾经和三位申请执行人在胡丽双调解下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可厂里效益一滑坡,钱又断了。

欠款还不上,申请执行人和徐某都觉得法官偏袒对方。面对误解,她一遍遍打电话解释:“叫你来只是为了调解,不是要拘你。”

几天后,三方又坐到了一起。胡丽双先告诉申请执行人:“希望你们回到分期还款这条路,他的家庭活下去,才有能力还钱。”又转头对徐某说:“可以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调整额度,但不能耍赖。”

最后,大家根据徐某工厂每月三万元的流水,下调了还款额。这既让徐某喘了口气,也让申请执行人看到了诚意。这场历时两年、历经四次调整的调解,在守住法律底线的同时,也为困境中的小微企业留足了“喘息”空间。

工作五年,从一名普通刑事法官到执行局副局长,胡丽双的微信通讯录塞了1900多个好友,满屏都是“某案申请执行人”“某被执行人”的备注名。

2021年以来,胡丽双带领团队累计执结案件5000余件,拘传被执行人1000余人,司法拘留500余人次,执行到位金额5200余万元。近三年,完毕率40%以上,终本率约20%。2024年,胡丽双获得首届“沂蒙最美法官”称号,还成为2024年度“沂蒙榜样”。

胡丽双也是让当事人信得过的“胡大姐”。胡丽双每次为当事人双方“算账”,都努力用笔下的数字,在法理与情理之间求一份有温度的正义。她始终相信:执行不是非黑即白的对抗,而是让权益兑现,给困境中挣扎的人一条生路。

(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记者 陈俊如 大众新闻编辑 刘宪伟 王嘉一 设计 吕文佳)

相关阅读:

开屏见“好”|20年分文不收,90岁老党员为村里孩子办起免费辅导班

开屏见“好”|德州七旬老党员化身“当代愚公”,义务修路28年

开屏见“好”|从七封请战书到3500场宣讲,九旬老党员用一生践行誓言

责任编辑:张春宇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