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开屏见“好”|“以后我来当您儿子!”莱西村民照顾离世战友父母11年

开屏见“好” | 2025-07-08 07:30:00原创

来源:大众新闻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

“他来了,我就拿着当亲儿子一样对待,俺儿子不在了,真是又多了一个儿。”提起退役军人左福鑫,青岛莱西河头店镇大沟子村村民潘新涛满是感动。

“叔,婶子,在家吗?今天我回家有事,正好过来看看你们。”近日,原本在外地工作的莱西市河头店镇小店东村村民左福鑫,提着两个大西瓜和一袋药,走进潘新涛的家中。

看到左福鑫到来,腿脚不便的潘新涛和老伴儿赶紧从屋里出来迎接。询问两位老人的生活近况后,左福鑫拿出几盒药,细心地把用药注意事项告诉老潘。

潘新涛老两口和左福鑫

然后,左福鑫拿起工具帮着翻晒老潘门前新收的麦子。老潘将西瓜切开,又招呼左福鑫回屋吃西瓜。三人有说有笑,宛如一家人。

左福鑫拿起工具帮着翻晒麦子

1987年出生的左福鑫住在邻村,和老潘一家也并非亲属,他们之间的情谊还得从20年前说起。当年18岁的左福鑫作为一名新兵,在开往服役地点的列车上,认识了战友潘卫宁,也就是潘新涛的儿子。作为在同一个地方服役的老乡,两人成了好朋友。

在部队的日子里,他们互相鼓励,共同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友情愈加坚固。不幸的是,2014年,潘卫宁突发疾病离世,年仅25岁的生命戛然而止,留下年迈的父母。得知噩耗,左福鑫做出决定:“叔,婶子,以后我来当您儿子。”

从此以后,左福鑫的工资卡里多了项“固定支出”,每月雷打不动探望老人,逢年过节送米送油,将潘家厨房塞得满满当当。

潘卫宁离世第二年,老潘突发脑梗导致右侧偏瘫,左福鑫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将老人往县医院。半个月后,他又从莱西一周三趟奔赴青岛崂山区,跑前跑后办理转院手续、联系有关专家。

此后两年,左福鑫每月往返两地取药送药,并多次垫付医药费。如今,老潘已能拄拐行走,逢人便开心地说:“俺家福鑫,和亲儿子一样亲!”

老潘的老伴儿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去年冬天,老人突发眩晕跌倒在地,左福鑫凌晨两点开车送其到医院,守在病床前直到天亮。现在,他手机相册里存着两位老人的体检报告,定期提醒他们复查。

左福鑫地把用药注意事项告诉老潘

“我要把二老当成自己的父母对待”,左福鑫说。虽然工作地点在外地,但是他还是经常带着媳妇孩子来大沟子村探望老人,在左福鑫的孩子眼里,两位老人就像自己家爷爷奶奶一样。

左福鑫表示,自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还有房贷要还,所以有一些朋友不理解自己的行为,但是所幸自己的家人都对他表示支持。

自左福鑫开始照顾两位老人开始,他的善举一直感染着身边人,同年入伍的战友们自发加入了照顾老人的行列:有人定期到潘家帮忙打扫卫生,有人帮忙采购生活用品,有的没事就过来陪两位老人唠唠嗑……

11年风雨无阻,11年初心不改。左福鑫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不平凡的人间大爱。他常说的:“当过兵的人,心里永远装着责任和担当。”

(大众新闻记者 刘鑫 王洪智 刘文 编辑 于春晖 刘宪伟 设计 吕文佳)

相关阅读:

开屏见“好”|97岁“飞毛腿”老兵:六次负伤、颈部至今遗留弹片

开屏见“好”丨11年坚守,亩产将近翻番!书记农机手带出万亩“黄金麦田”

开屏见“好”|14年写就45万字,百岁老党员为家乡“立传”

责任编辑:金雪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