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打造“一站式”工业社区 助力高端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
齐鲁红星 | 2025-07-15 10:08:26原创
李扬 来源:大众新闻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近年来,济宁邹城市认真贯彻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行动,以“党建强、发展强”为导向,创新打造工业社区治理模式,将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理念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成立高端化工工业社区,以“四个聚焦”工作机制为抓手,围绕组织体系、服务能力、助企水平、发展活力等方面,不断完善工业社区功能作用,更好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社区企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聚焦体制创新,健全工业社区组织体系
一是组建工业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上下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效能,构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工业社区党委—社区网格党总支—企业党组织”四级组织架构,每个社区网格配备1—2名网格员,定期入企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将“红色触角”延伸到工业聚集区的每个角落,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社区企业中全覆盖。
二是科学划分社区网格。依据规模适宜、便于管理的原则,将社区38家企业划分为6大网格,按照德才兼备、公道正派、党员优先的标准,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社区党委、企业在职员工中选聘网格员。明确企业诉求由网格即时受理、社区党委24小时办理、经济开发区党工委48小时处理工作职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三是推动企业协同发展。建立“1+X”帮扶机制,选取产业发展好、党建工作好的“双好”企业指导网格内多家企业,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共育产业技术人才,增强企业管理能力。推行“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制度,引导企业党员积极参与网格治理,鼓励党员跨区域、跨企业组建技术攻坚队,推动园区内企业抱团发展。
聚焦阵地建设,提升工业社区服务能力
一是打造服务阵地矩阵。在园区高标准打造高端化工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助企服务吧台,完善园区招聘、助企攀登、企业培训等功能。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和企业分布情况,在荣信集团、奔腾漆业、太阳宏河纸业等50余家企业建设片区“红帆驿站”,形成“一核多点”全域覆盖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
二是合理利用服务空间。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原则,构建“1+10+N”党群服务体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集约打造党员实训室、劳资调解站、志愿服务站、企业会客厅等10处功能室,供社区企业免费使用,真正实现学习有阵地、活动有场所,让党的工作融入企业一线,把党的服务送到职工身边。
三是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建立企业服务事项清单,开发区经发、科建、环保等部门工作人员轮流坐班,执行首问负责、即时办理、全程代理等服务制度,推广错时延时、帮办代办等助企措施,强化“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实现“一窗受理、全科服务、一证即办、一站通办”,让企业只跑一次、一次办好,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聚焦人员队伍,增强工业社区助企水平
一是把企业当家业,全力服务发展。深入实施“红链赋能”行动,选派14名机关党员担任企业“红帆”党建指导员,建立党建指导员+企业代办员+在建项目包保员“三员合一”机制,常态化开展送政策利企、送服务暖企、送人才强企、送科技助企“四送”服务。
二是把园区当家园,优化治理水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班子成员包保网格、担任网格长,明确网格长企业需求办理、跟踪服务、安全环保等工作职责;同时,履行网格党总支书记职责,负责网格内“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党建示范点创建等工作。
三是把员工当家人,助力成长成才。组建“能人讲师团”,累计开展财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技能培训50余次,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园区读书会、篮球赛等文娱活动70余次,对困难职工进行爱心帮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四是把需求当家事,做好兜底保障。推行党组织难题揭榜,在工业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定期走访搜集企业需求,协调和配置社区内公益资源服务企业,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常态化开展。
聚焦作用发挥,激发工业社区发展活力
一是打造智慧党建平台。在高端化工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智慧党建平台,推行“企业点单、平台汇总、部门服务”的闭环服务机制,线上开展“e企通”全天候服务,线下组织“园小伙”服务队积极开展法治课堂、安全宣传等活动,营造“小事找党员、大事找组织”的氛围,全力打造“邹城智慧工业社区”特色品牌。
二是建立诉求反馈机制。线上将“e企通”小程序二维码公布在党群服务中心、片区“红帆驿站”等公共区域,让有关诉求直通社区党委,线下联合应急、人社、金融等部门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协调银行部门为工业社区企业进行集体授信,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化解企业发展难点痛点堵点。
三是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加强高端化工产业链党委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合作交流,设立企业人才订单班,为社区企业持续输入培养优秀人才100余人。创新“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恒信集团等龙头企业选聘“创新创业导师”,在重点产业项目成立项目攻坚党员突击队,通过“老带新”,培养核心生产技术骨干和后备技能人才65人,为企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通讯员:冯浚薪 颜浩
责任编辑:李扬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