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拼比看的政协力量|助力陶琉焕新彩——淄博“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的行动答卷

马斌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2025-07-14 17:36:21原创

“我要像张老师、文老师一样,将来成为一名大国工匠!”在2025年4月举行的山东省轻纺烟草产业链(陶瓷琉璃)工匠学院揭牌仪式暨陶琉产业链劳模工匠创意交流活动现场,淄博工贸学校的礼堂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张道勇、文静两名“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委员,受邀走进校园,以亲身经历讲述“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点燃了学生们心中对传承陶琉传统技艺的热情。

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思政课,更成为凝聚共识、激发热情的重要平台。如今,淄博“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正以其鲜明的界别特色和委员优势,在文化传承、产业赋能、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淄博陶琉文化的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从一间小屋到文化基地:一位青年匠人的16年坚守

1986年出生于聊城的张道勇,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大学毕业后,他没有急于就业,而是揣着借来的3000元钱,只身来到博山区,在古窑村的一间15平方米小屋里落脚,创立了“乐一陶”工作室。

2011年,张道勇在工作室创作时的老照片。

“博山是中国琉璃之乡、中华陶琉文化城、中国北方瓷都,我学的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大学期间又在这里实习,所以选择在博山扎根。”谈及当年的选择,张道勇语气坚定。

起初,创业之路并不容易。但凭着对陶艺的热爱,他一步步摸索前行。2011年,“乐一陶”搬进了原博山美术陶瓷厂旧址,向更多人敞开陶艺之门;2014年,淄博桢寅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启了系统化发展的新篇章。             

如今的桢寅堂,已成长为集设计、生产、研学培训、网络营销及文化艺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公司设立了非遗项目“博山鲁花釉”研发室和大师工作室,既传承传统工艺,也探索现代审美表达,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从最初的一个人、一间屋,到现在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实践基地和一支20余人的专业团队,张道勇用16年时间,书写了一段属于青年匠人的成长传奇。

从个人奋斗到行业担当:“工匠精神”让传统技艺焕新

随着事业的发展,张道勇的身份也在悄然转变。作为淄博市政协委员,他还获评全国技术能手、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齐鲁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多重身份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张道勇在展会中给韩国友人讲解博山鲁花釉陶瓷作品。

2023年,“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在博山揭牌,张道勇被推选为牵头委员之一。在他看来,这个平台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场所,更是推动政策落地、解决行业难题的桥梁。

“我们要做的不是关起门来开会,而是走出去,把政策送下去,把问题收上来。”他说。

2024年5月,在一场关于“推动陶琉产业转型升级”的专题协商中,张道勇结合企业运营经验,提出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拓展文旅融合路径等多项建议。这些建议最终形成《关于加快陶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报党政决策参考,部分意见建议被纳入当地产业发展规划。

此外,他还围绕高校培养不足、技艺传承断层、创意人才稀缺等问题多次提交提案,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我们正在和几所本地高校对接,希望能共建实训基地,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学、学得会、留得住。”

在张道勇带领下,越来越多的陶艺从业者加入“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投身公益、走进校园、建言献策,共同为博山陶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点亮传统文化火种:“传承的力量”赋能青少年成长

“原来我们家乡的陶琉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日前在博山中学的一堂特别课堂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鲁派内画传承人、中国内画艺术大师文静一边讲解内画工艺,一边手把手地教学生们操作。孩子们围坐一圈,眼神专注,不时发出惊叹与欢笑,整个教室洋溢着浓厚的学习热情。

“传承的力量·多彩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中,文静到博山中学讲授非遗内画技艺。

今年以来,“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发起的“传承的力量·多彩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已经走进博山中学、博山六中等学校,为1500余名师生讲解博山陶琉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自2023年成立后,“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持续组织陶琉艺术家走进校园,通过现场教学、互动体验等方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传统技艺,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活动参与者,文静始终坚信:“教育是最好的传承方式。”她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了解琉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从小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优秀传统美德的意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力。”

积极拓展交流合作:探索陶琉产业“出海”新路径

“没想到我们的琉璃产品能卖到海外去!”“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团队成员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份喜悦的背后,是平台在推动陶琉产业数字化转型、拓展国际市场上持续发力的结果。

邀请临沂优秀电商企业家来博开展“陶琉行业直播电商赋能”专题培训交流选品活动。

2025年3月,“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组织召开“博山陶琉产业规划”政策宣讲会,围绕“做大做强跨境电商,助推博山陶琉扬帆海外”主题展开座谈交流,为本地企业“走出去”明晰方向、凝聚共识。

为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2025年5月,平台邀请临沂罗庄区电商企业家代表走进博山,开展“陶琉行业直播电商赋能”专题培训暨选品交流活动。来自罗庄区的陶琉与电商领域企业家现场分享运营经验,博山方面20余位政协委员、陶琉大师、企业家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成果丰硕。

“‘同心汇’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桥梁。”博山区政协主席高健表示,“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根植于深厚的陶琉文化土壤,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组织功能,打造了一个建在群众“家门口”的履职平台。他表示,平台成员既是行业翘楚,又是政协委员,肩负双重责任与使命——既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陶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又要认真履行委员职责,深入调研、广集民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一系列跨区域、跨行业的交流活动,“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正不断拓宽陶琉产业“出海”路径,助力传统技艺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从凝聚共识到建言献策,从文化传承到产业赋能,“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用一次次接地气的活动、一个个真实可感的案例,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担当。它不仅是一座桥梁,连接起委员与群众;更是一盏灯,照亮了陶琉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前行路。未来,“琉光璃彩·界别同心汇”将继续发挥“聚合力、展风采、助发展”的作用,为助力淄博实现“强富美优”城市愿景贡献更多委员力量。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马斌)

责任编辑: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