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天不停火就收100%关税,特朗普对俄“变脸”,俄乌战局成烫手山芋
王珺羽 来源:大众新闻
2025-07-15 12:47:15原创
当地时间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对俄罗斯感到非常不满,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另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4日表示,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50天内没有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
报道称,一名白宫官员稍后向媒体记者解释说,特朗普的意思是,如果俄乌50天内达不成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
另一方面,特朗普还表示,美国将向北约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美国会把最好的资源派给北约,由北约协调,以支持乌克兰。
特朗普说,“北约将迅速支付数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费用,并将其分发到乌克兰战场”,一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将在几天内送达乌克兰。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14日下午发文称,他与特朗普进行了通话,并感谢特朗普和美国“愿意支持乌克兰”。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1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表示,如果特朗普确实想在调解乌克兰局势上取得进展,特朗普就应该向乌克兰当局“展示拳头”,而不是威胁对俄罗斯进行二次制裁。
特朗普对俄乌冲突态度:从“友好通话”到“很不满意”
特朗普去年在竞选总统期间承诺会很快解决俄乌冲突,但今年1月就任总统以来在此事上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2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宫告诉媒体记者,他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超过一个小时,“富有成效”,“我认为我们在通往和平的道路上”。
5月19日,特朗普与普京再次通话,持续两个多小时,双方都作出积极评价。普京说,通话“内容很丰富且相当坦率”,“非常具有建设性”;特朗普说,通话“基调和气氛都非常好”,“俄乌将立即启动旨在实现停火的谈判”。
但7月以来,俄罗斯加强对乌克兰袭击力度,特朗普对俄也突然“变脸”。在月初与普京通话讨论乌克兰问题后,特朗普抱怨对通话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感到不快”。此后,特朗普还表示对普京“很不满意”,考虑进一步对俄实施制裁。
对于特朗普的态度转变,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日回应说,特朗普的言论显示,他已意识到解决乌克兰问题“比他最初预想的要艰难很多”。
为何对俄乌冲突态度突然变脸?
两周来,美国政府对乌军援立场发生变化:从五角大楼证实美方暂停对乌部分军援,到特朗普8日批准向乌运送更多防御性武器,再到特朗普政府即将宣布一项对乌军援新计划……这期间发生了什么?美国政府在俄乌政策上“变脸”主要有三重原因。
其一,有“挫败感”。本月3日,美俄元首通话讨论乌克兰等问题。特朗普称通话“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此后又多次说对俄总统普京“很不满意”。普京则明确表示俄方不会放弃在乌克兰实现既定目标,俄方连日来还加强对乌空袭力度。
7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乘直升机返抵华盛顿白宫。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美媒认为,特朗普政府改变对乌军援立场很大程度上缘于其对俄乌谈判停滞以及俄方强硬态度的“挫败感”。美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说,特朗普对援助乌克兰“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库普钱表示:“特朗普政府现在可能意识到,如果想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协议,就必须对俄施加更大压力。”
其二,有了军援新模式,有人会为军费买单。
特朗普13日说,美方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系统,费用将由北约向美方支付,“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做生意”。特朗普没有披露哪些北约成员国将掏钱。据美媒报道,德国总理默茨此前与特朗普通话时表示,德国愿意向美方购买“爱国者”系统再运往乌克兰。另外,美国国防部还有意让希腊从库存中拨出部分“爱国者”系统援乌,相关磋商已持续数月。
专家分析,美国政府既不愿意在俄乌冲突上消耗过多资金和资源,也不希望看到乌克兰溃败,让欧洲盟友在俄乌战事中承担更多责任,符合其一直强调的“美国利益优先”原则。
其三,能“腾出手来”。过去数周,美国牵绊于应对伊朗对以色列本土和美在中东军事基地的反击,“爱国者”防空导弹等美方武器迅速消耗。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此前证实,在伊朗对美国驻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发起的导弹袭击中,美军实施了其史上最大规模的单次“爱国者”导弹拦截行动。特朗普政府在本月初也以“先确保我们自己拥有足够武器”为由,暂停包括“爱国者”导弹在内的部分对乌军援。
分析人士认为,以伊停火目前尚可维持,美方在中东面临的导弹袭击威胁有所下降,可以“腾出手来”援助乌克兰。美国《纽约时报》援引多名美方官员的话报道,原先部署在以色列的一套“爱国者”系统将在整修后运往乌克兰。
美对俄乌政策重大调整或令局势更加动荡
当地时间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1频道”播出的节目中表示,俄罗斯与西方矛盾的根源在于地缘政治。
普京说,西方按自身意愿随意切割利益,“只要我们未能以独立主权国家之姿宣示捍卫自身未来的能力,便无人会将我们放在眼里”。
特朗普通过经济制裁和军事援助的方式,双重手段向俄罗斯施压。
经济方面的施压,究竟是否有作用值得商榷。2018年美对俄铝征收200%关税后,俄通过出口结构调整规避制裁。如今俄油已通过“影子舰队”和折价交易构建新渠道。
对于新型军援模式,转嫁第三方成本,把援乌当作军火生意,强迫欧洲为军援买单激化跨大西洋矛盾。吕特虽承诺“快速行动”,但德国民调显示62%民众反对为乌额外拨款。
同时,50天停火缺乏具体路径。俄方要求乌承认四州归属,而泽连斯基坚持“恢复1991年边界”,分歧鸿沟难跨越。
豪赌背后的全球性风险
这场以贸易为武器的战争,暴露特朗普商人式外交的致命短板:当“交易艺术”遭遇地缘死局,高压威胁反而可能刺激俄在停火前发动更猛烈攻势。
这不仅会使俄乌双方更难有谈判解决问题的动力,还会将欧洲整体安全置于持续尖锐对抗和爆发新冲突的困境之中。
正如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冷嘲:“美国人总以为制裁是魔法棒,但莫斯科已学会在制裁下呼吸。”
而真正的胜负手仍在战场——乌军能否用新到的“爱国者”扭转空防颓势,将决定普京是否走上谈判桌。这场50天的倒计时,赌注不仅是乌克兰的土地,更是全球能源秩序与美元霸权的未来。
来源:新华社、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等
(大众新闻编辑 王珺羽 整合 策划 王建国 李萌博)
责任编辑:金雪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