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修建到广里终止的传说
朱德蒙 来源: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5-07-15 16:16:53
说起长城,人们不自觉得就会想到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可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是齐长城。虽然以前国内知道的人很少,但随着保护齐长城文化的兴起,曾经默默无闻的齐长城逐渐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人们慢慢地认识到了它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并开始自发地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据齐长城有关专家考证,齐长城西至今黄河东岸的长清区西南隅的广里村,东至今青岛市小珠山之东的东于家河村入海,沿齐鲁大地泰沂山脉将黄河与东海连成一体,全长600多公里,1200多华里,史称千里长城。
齐长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现在已无从准确的考察得清楚了。从零星的历史资料中只能看出一个大概的时间,比如《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山东》记载“《管子》云: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则春秋时已有长城矣。《战国策》:燕王曰:齐有长城巨防。” 因此从各种历史文献的记载看,齐长城应该是从春秋至战国时期历经齐国几代人修建而成的。
广里村北早期齐长城剖面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习惯于把长清境内的广里村称为齐长城最西端的起点,并称之为“齐长城西起广里……”但根据老一辈人们口口相传的说法,齐长城从泰山向西一路修来终止于广里,广里是齐长城的终点而不是起点,为此,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齐长城终止于广里的传说故事,或许许多人都还没有听说过。
自周天子把齐国封给姜子牙之后,历经几代齐王的治理,齐国逐渐变得虽然强大起来,但在军事理念方面还是采取了防御为重的策略。因此,为了抵御来自东、西、南诸国的入侵和骚扰,齐王征集了无数的民工沿泰沂山脉向西、向东修建了一道坚固钜防——长城。为了尽快地修好长城,民工们在皮鞭的监督下没早没晚地干活,据说为了延长劳动时间,强暴的监管官吏们不管民工的死活,还用“定阳针”把太阳定在中午的位置,以延长白昼时间。民工们一天吃好几顿钣,天都黑不下来。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人们每天从早干到黑,不知累死和病死了多少民工,老百姓的怨言越来越大,可谁要起来反对,就要遭受非人的酷刑,有的甚至被砍杀脑袋。
后来,有的人就说“我们这样连年不断地修长城,既不知修建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修建到什么地方,应该派人问一问齐王,长城修建到什么地方才能到头,这样我们心里就有个盼头了。”
就这样,监督修建长城的官吏就派人去请示齐王。齐王既没有对来人说修到什么地方,也没有说修到什么时候,只是告诉使者要修到“铁牛上树,逢光到头”时,长城就算修完了。这“铁牛上树”就是让请示的官吏回去告诉民工没有修完的时候;“逢光到头”就是不知道要修到什么地方。
其实,齐王也不知道要修到什么地方。他只想疆土拓展到哪里,长城就要修到哪里,要无休止地修下去。请示的官吏把齐王的意思告诉修长城的民工之后,引起了很大的骚乱,有跑的,也有走的,但好多人还是被抓了回来,在更加严厉的酷刑监督下,长城又继续地向西修建了下去。
人们已经不知修建了多少年。有一年春天,齐长城从现在肥城市陶山附近的冯庄(古时庄名叫冯家庄子村),修到了现在长清区境内的广里村(古时庄名也叫光里村)。一天中午,附近山村里一个叫铁牛的男孩子爬到榆树上去摘榆钱,恰巧他母亲此时要找他回家吃饭,就在家门口呼喊到:
“铁牛!铁牛!快回家吃饭了……”
这时有人告诉她说:“你家铁牛到山里的榆树上摘榆钱去了,你快去找他吧。”农妇边向山里走,边呼喊着她的铁牛。山里的声音比平地上传的远,喊声被附近修建长城的人都听到了,其中有一个脑子比较灵活的民工就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当地人告诉他说:“这个地方叫光里”。
这个脑子灵活的民工就对其他民工们说:“齐王不是说长城修建到‘铁牛上树,逢光到头’的时候就该修到头了吗?你们刚才都听见了,老百姓说铁牛上树摘榆钱了,这不又正好应了‘铁牛上树’吗?咱们刚从冯家村子修过来的,‘冯家村子’与‘光里村’两个村名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冯光’,‘冯光’‘冯光’不正好应了‘逢光到头’的中‘逢光’吗。现在‘铁牛’也上树了,我们又修到了“冯光”,你们说长城是不是已经修到头了。”
经他这样一说,民工们恍然大悟,都应声说对。民工们把“铁牛上树,冯光到头”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修建长城的人都停了下来,民工们找督监修长城的官吏去说理,官吏们也无话可说了,再说这些官吏们也已经不想在这里吃这苦了。就派人去奏明齐王:尊敬的齐王,按照您的旨意,长城已经修到冯家村子和光里村时,正好应了您说过的长城要修到“铁牛上树,逢光到头”旨意。随后,他们就把铁牛上树摘榆钱的故事向齐王口述了一遍。并对齐王说,您是金口玉言,说出的话绝无戏言,这正是应了天意啊!可见是天意让我们修到光里终止,不能再向前修了,再修恐怕要对国家不利啊。齐王与谋臣们也没想到,自己的话会有这么巧合应验的时候,只好颁旨诏告齐国老百姓,长城修建到光里就此终止。
古时候光和广同音,《水经注》中有“防门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句,可见广里古时也称光里;《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山东》也记载“《志》云:平阴城北有防门,又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左传》所谓堑防门而守,之广里者也。”
关于齐长城的民间传说故事有许许多多,最有名的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孟姜女的传说,在民间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齐长城为什么修建到广里终止的传说,你可能第一次听说。或许,齐长城修到广里再没有向西修,这也正好应了天意。
作者:邱士华
责任编辑:朱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