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韩国热通胀来临,大白菜持续涨价,一个西瓜逼近3万韩元

王珺羽   来源:大众新闻

2025-07-15 19:44:12原创

近期,韩国的通胀形势再度引发广泛关注。进入7月,韩国首尔、光州、济州等多地持续高温与强降雨并行。

最新数据显示,一个西瓜平均价格逼近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6元);韩国一棵大白菜平均零售价为4309韩元(约合22.4元人民币)。白菜作为韩国使用最广泛的泡菜原料,其价格不仅直接影响生活成本,还会在其他方面产生连锁反应。为防止大白菜危机再度上演,韩国政府已向市场投放3.55万吨储备大白菜。

专家指出,韩国正面临“热通胀”(heatflation),即因极端高温引发的阶段性物价上涨。以往酷暑年,如2018年、2023年,蔬果价格连续数月飙升,按当前形势看可能重演这一现象。前六个月,虽然目前整体CPI维持在2%左右,但市民在超市和市场的“体感物价”有显著升高。

报道称,据韩国统计厅5日发布的数据,韩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108.22,较去年同期上涨6%,创下1998年11月(6.8%)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近23年零7个月来的新高。

高温天气导致空调用电激增,迫使韩国启用高价火力发电,7月电价同比上涨12%。此外,能源价格上涨还传导至制造业,如汽车零部件采购价上调5%-8%,进一步推高了工业品通胀。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2025年5月电力价格同比上涨11.3%,天然气价格上涨5.4%。

食品价格一直是韩国通胀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5月,韩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5%,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大米价格飙升1001.7%。此外,韩国农产品自给率不足50%,进口依赖度高,国际粮价波动和韩元贬值进一步加剧了食品通胀。加工食品企业也借通胀之名超额涨价,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韩国食品价格在OECD国家中排名第二,比平均水平贵47%。典型家庭食品支出大幅增加,例如五花肉、韩牛和鸡蛋等基础食材价格居高不下。生活成本的上升使韩国民众的生活压力增大,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面临更大的生存困境。

最低工资上涨5%后,服务业价格普涨,涨幅远超工资增幅,包括理发、外卖、物业等服务价格均有所上升。此外,首尔地铁票价也因高温导致的维护成本增加而拟于8月上调100韩元。23%的韩国民众每周吃不起一次肉,部分家庭被迫用廉价食材替代。

“生计型犯罪”激增,2023年偷窃食品案件达1.5万起,反映出部分家庭在高物价下的无奈。

韩国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通胀,包括投放储备白菜、降低西瓜进口关税以及扩大中国农产品进口。新总统李在明上任后,表示将用一切手段平抑物价,应对生活成本上的痛苦。然而,通胀问题的解决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政权过渡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央视新闻、潇湘晨报抖音号等

(大众新闻编辑 王珺羽 整合 策划 李萌博 王建国)

责任编辑:叶彤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