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成语|史上第一“红娘”说媒失败故事之糟糠之妻
武宗义 来源:大众新闻
2025-07-17 18:22:07原创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本期国学成语继续讲述光武帝刘秀的故事。话说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守寡后,刘秀想当“红娘”,把她介绍给下属宋弘,皇帝当媒人,多大的面子,结果竟然没成。
宋弘,京兆长安人,官拜太中大夫,后为大司空。
宋弘是“官二代”,他的父亲宋尚曾经官至少府(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等),本来生活优渥,但在汉哀帝时因不攀附皇帝的宠臣董贤而被治罪。
宋弘年轻时性格温顺,在哀帝、平帝朝中做过侍中,王莽当朝时还当过共工(王莽时,改称少府为共工)。后来天下大乱,揭竿而起的赤眉军攻陷长安,派使者来征辟宋弘,宋弘不得已只好从命。但行至渭桥时,他便跳了河。家人把他救了起来,他假装淹死,最终逃过一劫。
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宋弘只是外表温顺而内心刚强,这也为其人生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话说宋弘辅佐刘秀后,历任太中大夫、大司空等职,封宣平侯,位列三公,位高权重,但他一心为公,为政清廉,曾先后为朝廷推举选拔贤能之士30多人,有的官至相位。
其间,光武帝向宋弘了解国内通博之士,宋弘推荐了沛国人桓谭,说他才学广博,几乎可比肩扬雄和刘向、刘歆父子。光武帝于是任命桓谭为议郎、给事中。
桓谭除了博学,还弹得一手好琴,刘秀很喜欢听,很多重要场合都让他“比划比划”。宋弘听说后很不高兴。一次,等桓谭从皇宫退出,宋弘穿好官服坐在府中,派手下叫来桓谭,但连座也不让,就让他杵着。宋弘说:“我推荐你,是想让你用道德来辅助皇上,但你却多次弹奏郑乐(郑声淫)来扰乱雅颂正音,你不是一个忠诚正直的人。你能不能改正?不改的话就收拾你。”桓谭顿首辞谢,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宋弘才让他离开。
再后来刘秀大会群臣,又让桓谭弹琴助兴,宋弘也在其中。桓谭一看,心里害怕,弹琴“失其常度”。刘秀很奇怪,问怎么回事,宋弘摘掉帽子谢罪说:“臣之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能够以忠正引导主上,现在让朝廷沉迷和欢喜于郑声,这是我的罪过。”刘秀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改容谢之”。
堂堂的皇帝听首曲子,多大点儿事,竟然被一个大臣教训,还得道歉,这皇帝当的。但也由此可见刘秀的雅量。
除了不让刘秀听“靡靡之音”,宋弘的日常监督还进一步向皇帝的个人爱好延伸。一天,宋弘应邀参加君臣宴会,看到刘秀御座旁添了新屏风,上面画着许多美女。其间,光武帝多次不由自主地回头欣赏。宋弘便严肃地说:“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光武帝听后,当即令人撤去了屏风。
宋弘如此“不开眼”,刘秀不仅不恼,反倒希望进一步拉近距离。
当时,刘秀的大姐湖阳公主新寡,刘秀有意在大臣中给姐姐挑个夫婿,于是特意找姐姐评论自己的手下,看姐姐心思所属。公主说:“宋弘威德容器,群臣不及。”
刘秀心里有数了说:“我来想想办法。”于是命人叫来宋弘,让姐姐躲在屏风后,对宋弘说:“谚语说,升官换朋友,发财换老婆(贵易交、富易妻),这应该是人之常情吧?”
宋弘回答说:“臣听说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富贵后,贫困低贱时交的朋友不能忘记;共患难过的妻子不能抛弃(下堂,古时指休妻)。这是教导人们不能忘本,而要“苟富贵,无相忘”。
刘秀一听,回头对躲在一旁的姐姐说:“白费劲了(事不谐矣)。”
原来皇帝也有办不成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宋弘辈虽然稀缺,但也有同道。比如李唐时,太宗李世民曾想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尉迟回答说:“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看来,尉迟敬德也了解宋弘的事迹,并引为同道。
而类似为大臣保媒的事,据传李世民尝试了不止一次(让房玄龄纳妾),但再次碰壁,只留下了“吃醋”的传说。
说完了皇帝们当“红娘”的故事,最后说说宋弘的结局。
宋弘一心为公,且往往苟富贵,无相忘“马到成功”,但晚年却“马失前蹄”,因拷问上党太守却无确凿证据而获罪,被罢免司空之职,几年后在家中去世。宋弘身后无子,封地撤销(国除)。
假设,他当初如果娶了湖阳公主,成了皇亲国戚,结局或许不会如此凄凉吧。
国学经典欣赏: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后汉书·宋弘传》
(大众新闻记者 武宗义)
责任编辑:杜文景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