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航空系:深耕航空职教 服务低空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来源:大众新闻
2025-07-20 11:02:36
近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一场航空专业群对接低空经济产业链的调研活动,从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的基础支撑到中游的核心制造与服务再到下游的多元应用,都进行了深度解析,为后续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的路径设计做好了充足准备。“通过调研,增强了学校航空专业群与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契合度和融合度,提升了学校人才供需匹配度。”通用航空系党总支书记牟盛勇谈到。
这所成立仅8年的年轻系部,逐渐成为支撑国家低空经济战略的重要人才基地。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万亿级市场加速启航。该校通用航空系紧扣时代脉搏,以深厚的产业根基、扎实的硬件投入和深度的产教融合,探索出一条航空职业教育的特色之路。
精准锚定:专业群对接低空产业链
“产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通用航空系副主任孟凡收指着学生操作着的飞行器介绍。早在2017年,系部就探索制定“群链”融合实施方案,在专业共建、人才联合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推进整体改革,更好地服务当地低空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与航空产业加速升级,该校通用航空系紧密围绕航空产业需求,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核心,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凭借鲜明的专业特色与卓越的育人成果,成为培育高素质航空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为航空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真刀真枪:实境实训锻造硬实力
在通用航空实训中心的实训区,司英占老师正在严格按照民航局的相关规章和标准进行认真训练。“正是通过扎实的飞机维修、无人机操控和低空管制等实际操作,我系打造出了一支航空理论基础深厚、专业实操技能高超、在行业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孟凡收介绍,系部26名专任教师中,77%拥有硕士学位,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更珍贵的是他们手握行业“通行证”:3人持有民航局飞机维修执照,12人拥有无人机视距内和超视距驾驶员资质,2人持机场管制执照。此外,8名来自航空企业的兼职教师,不断将最新技术标准带入课堂。
校外实训版图同样坚实。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日照机场有限公司、日照山太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鲁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日照空港经济开发区等20多家合作单位,成为学生行业技能再提升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项目负责人、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主任吴健强调:“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教学工厂’,将专业课程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利用各合作单位真实工作项目,开展全真教学、岗位实践,让学生在工作中锻炼提升专业技能,在不工作中感受和认同企业文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当前,日照市正全力推进国家级低空经济示范区申报工作,这不仅将为本地带来广阔的就业创业机遇,也使得低空飞行器制造检测维修、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无人机物流配送、地理测绘、农林植保、城市管理、水利管理、航空安全管理等细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如牟盛勇所言:“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专业人才需求,为毕业生搭建了广阔的职业发展舞台。”
模式创新:实现双证高质量毕业
面对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通用航空系积极探索“学历+技能”并重的育人模式,大力推行“双证”制度,确保学生在获得国家认可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今年5月,在全省民航安检员职业资格鉴定中,该系27名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以100%的通过率全员通过考核,刷新了全省最好成绩,充分彰显了教学模式创新的显著成效。
校企合作是日职通用航空系的一大特色优势。该系与企业携手开展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联合培养项目,截至目前,已有41人通过此项目入职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同时,学校积极建设民航局147培训中心,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考取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亮眼的就业数据更是有力证明了校企合作的成效:该系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累计就业落实率均在98.5%以上,今年毕业生专升本考取率达80%,62人成功专升本,7人参军,其余同学也大多顺利落实就业去向,就业范围覆盖全国多个城市及众多知名航空企业。
“低空经济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海勇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把教学建在产业链上,为通航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大众新闻记者 丁兆霞 通讯员 杨润佩 袁良)
责任编辑:丁兆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