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打造“品质教育”新品牌,临沂罗庄擦亮教育名片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12-13 16:32:14

记者 高新宇


近年来,临沂市罗庄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加大教育投入,提出打造“品质教育、学在罗庄”品牌,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推进学校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硬件建设的发展,是学校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罗庄区投资近30亿元,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28处。今年投入使用的八小盛能湖校区、双月湖实验学校、二十中分校等6所学校,可新增学位7750个,有效缓解入学高峰的压力。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今年以来,罗庄区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公开招聘教师338人、引进高层次人才210人,安置公费师范生32人,近三年累计补充教师1673人。不断配齐配强学校师资力量,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聚焦学前教育,深化幼儿园普及普惠建设。为确保在2023年年底公办园占比达到50%,罗庄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移交一批小区配套幼儿园、举办一批国企幼儿园。不仅如此,罗庄区还计划在幼儿园教学质量、教学特色、学生服务上下功夫,吸引更多幼儿就读公办园,在今年年底前,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和普惠性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50%和85%以上。

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全面育人机制

坚持“五育并举”。构建以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为主要内容的“四节联动、协同育人”发展模式,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培养的育人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成长。

打造“一校一品”。坚持推进中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全国球类特色学校20所,定期举办全区中小学生体育节,连续14年举办阳光体育大课间比赛,罗庄区中小学乒乓球、篮球、跳绳、踢毽子、武术等体育项目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多次代表临沂市参加省级比赛,摘金夺银。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在山东省第二届青少年航空主题绘画大赛暨国际航联青少年航空绘画大赛选拔赛中,临沂第二十一中学的王蓝雪同学荣获国际航联航空绘画大赛全国赛特等奖,其作品与国内其他省市的8幅作品一同送往国际航联总部参评。临沂高都小学的王冬凝和临沂23中的房献成等2名同学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并获得 “第十五届宋庆龄奖学金”。

实施三名工程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培育名校、名师、名校长。积极探索创新培训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并依托“名师工作坊”和“国培计划”有序开展各类培训,定期举办骨干教师能力提升、优秀教师培养等活动。截至目前,累计有齐鲁名校长2人、齐鲁名校长工程建设人选1人、沂蒙名校长7人、临沂市“十佳”校长7人、齐鲁名师1人、齐鲁名师工程建设人选3人、山东省特级教师5人、山东省教学能手11人、山东省十大教育创新人物1人、沂蒙名师19人、临沂市教学能手196人、临沂市教学新秀112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引进交流力度,拓宽教师培养途径,采取招录、选调、“绿色通道”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引才入罗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制定《罗庄区教师交流工作方案》优化教师补充交流机制,促动城乡教师有序循环,实现城乡、校际间的师资均衡,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为新业态,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提高服务水平 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重要内容,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搭建家校共育平台。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便民行动,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今年以来,全区7000多名教师深入2万多户学生家庭,帮助解决各类“急盼难愁”问题1000余个。

教育生态持续向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省市标准,学前教育实现历史性飞跃;“双减”政策赋能义务教育提质增效,课后延时服务全面覆盖,学科校外培训压减卓有成效,最大程度惠及青少年健康成长;临沂第十八中学、临沂第十九中学、临沂滨河高级中学齐头并进,高中教育成为罗庄区教育最闪亮的名片。

目前,罗庄区多元共进的办学体系日渐完善,教育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已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验收和复验,并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区”“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区”“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二十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及100余项市级荣誉称号。接下来,罗庄区将继续扎实推进各项教育民生重点项目,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打造罗庄教育“金名片”。

责任编辑:高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