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工作中猝死算工伤,情理法调解止纷争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04 09:50:39

孙某系某农家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员工。2023年12月份,孙某在农家乐连续加班,由于疲劳过度,导致上班时猝死。孙某的配偶赵某、外甥薛某等家属十几人前往公司讨要说法,要求公司赔偿300万元,否则便在公司闹事。           

济南市市中区正荣凯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接到调解申请后,为防止矛盾纠纷进一步扩大,立即派出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李荣凯为双方组织调解。

释法说理,死者家属配合调解

2023年12月某日,李荣凯前往孙某家属等人住所进行调解。刚与孙某家属碰面时,孙某家属情绪非常激动,尤其是赵某的情绪几乎崩溃,现场氛围十分沉重。孙某家属及孙某朋友们拒绝调解并且态度坚决,指责公司劳动强度大,为了挣钱不管员工死活,不调解也不谈赔偿,对公司非常抵触,坚决要求公司先给个说法,特别是要见到员工在岗位猝死发生的视频。场面一度失控,大大增加了调解的难度。

李荣凯认真倾听赵某的倾诉,耐心安抚家属的情绪。但当李荣凯提出调解建议时,却遭到赵某家属的抗拒,声称要公司赔偿300万,少一分都不行。

李荣凯向孙某家属及朋友仔细分析了当下所面临的问题,让家属能够冷静地解决矛盾纠纷。在与家属交谈中,家属对公司的行为表达了三点不满:第一、质疑案发时,孙某不适犯病的时候公司人员没有及时施救;第二、案发后,公司认为自然生病,与工作与公司无关;第三、孙某在工作时,公司让其连续加班,不珍惜员工生命。同时,家属们要求公司针对工亡赔偿、公司补偿出具一份具体的方案。

通过与家属的交谈得知,孙某每月工资4300元,家里有年迈的父亲张某(68岁)、配偶赵某(50岁)和女儿孙小某(已成年)三名直系亲属。接着,李荣凯向家属分析本案的法律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该起事故应当申请工伤认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家属方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其中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79597元/年÷2=39798.5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即49283×20=985660元;供养亲属抚恤金可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项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调解员劝解家属要按照法律和当地社保部门的具体规定,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赔偿。家属听后,心里踏实了下来,希望公司也能给予一定补偿,并将解决方案落实到书面。

依法调解,明确事故为工伤

李荣凯随后将家属的要求告知给现场的几位公司负责人。公司负责人坚持认为猝死属于自然生病,与公司无关,拒不赔偿。调解员李荣凯对公司指出,虽然不是因为工作原因直接导致死亡,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属于工伤,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而孙某在工作期间的猝死情况完全符合该项规定,公司应该为其申请工亡,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家属方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因为公司为员工购买了工伤保险,只要认定了工伤,这个补助金也不需要公司承担。

公司基于人文关怀也可以给予工亡员工的近亲属一些生活补贴,这样既能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照,也能安抚死者家属的心情。如果事情得不到解决,一是死者家属情绪得不到控制容易再生事端,二是走诉讼途径对公司也有一定影响。公司听取了李荣凯建议,最终决定为孙某申报工亡,除此之外再额外给家属补偿5万元,并对家属的不满做出解释和表示歉意。

李荣凯与公司负责人按照家属要求将赔偿方案落实在纸面以后,再次与家属进行了调解,同时李荣凯将书面的赔偿方案拿给家属阅读并向家属解释了工亡的法律规定。家属表示公司出5万元太少,考虑后再给予答复。

为了能够尽快将本案妥善处理,在调解后的第二天,李荣凯就跟进了家属方的调解意向。孙某家属通过协商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以孙某配偶赵某为代表要求公司除工伤保险基金外再支付50万元补偿款,另一种是以孙某外甥薛某在其中“搅混水”不解决问题只想闹事,坚持要300万元。  

对此,李荣凯表示本案应当由孙某直系亲属发表调解意见,并分析现在与公司妥善解决,公司愿意为孙某申请工伤认定并基于人文关怀给予5万元的补偿金。如果走诉讼程序,要考虑一下诉讼成本、诉讼风险,最终赵某同意了李荣凯的调解建议。

拨云见日,调解最终达成一致

在李荣凯的组织下,孙某家属、公司均同意共同配合申请工伤认定,待工亡认定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家属方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待孙某家属领取上述工亡待遇后,公司基于人文关怀再自愿支付家属补偿金15万元。

调解意见终于达成一致。但在签署调解协议时,又发生了新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本案工亡赔偿金领取的权利人是死者的近亲属,在司法实践中参照民法典继承篇的相关规定即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作人员起草协议时将受害人家属顺序写为了孙某的母亲、配偶、女儿。赵某见到后拒不认可,认为配偶应列顺序第一位,暴怒之下,突然又拒绝调解签字,径直离开了调解现场,而孙某的外甥又趁机提出了种种苛刻的问题要求工作人员予以解答,调解再次陷入僵局。

为了能够尽快解决矛盾,李荣凯又赶到赵某等人住处,将之前所提出的调解方案重新跟亲属解释了一遍,将其之前所提到的问题重新给亲属做了法律分析和讲解。终于,在李荣凯三个多小时的苦口婆心劝说下,亲属最终同意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其他家属也均同意调解意见。等各方当事人一致签字按印时,已在不觉中到了凌晨,这场“轰轰烈烈”的矛盾纠纷总算得到完美的解决。

(刘一诺 栾海明 来源:齐鲁壹点)

责任编辑:栾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