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3-12-19 16:53:57

      临沂市政协副主席、蒙阴县委书记  王丽云

      蒙阴县处于沂蒙革命老区的核心,是沂蒙精神的发源地,山地丘陵占县域总面积的94%,是典型的山区县、老区县、农业县。近年来,蒙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践行沂蒙精神,坚定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三步走”实践路径不动摇,探索出了一条“好生态塑造好环境,好环境培植好产业,好产业带来好收成,好收成依靠好支部”的乡村振兴特色之路,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实现了“绿水青山”颜值和“金山银山”价值的有机统一。今年5月22日,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观摩了我县,与会领导同志对我县乡村振兴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好生态塑造好环境。蒙阴自然生态条件十分优越,“崮秀天下 世外桃源”“江北最美乡村”是蒙阴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坚持政府投入、群众投工投劳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从环境整治入手,片区化推动村庄环境提档升级、宜居宜业。

      在村居规划上,从2019年开始,抓住临沂市连片推进乡村振兴的机遇,把全县规划为36个片区,重点片区村居规划由县里提级编制,聘请浙江大学等团队编制了71个村的建设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尊重群众意愿,不贪大求洋,不大拆大建,不打造盆景,争取“建一片、绿一片,富一片、美一片”。

      在资金投入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路村的项目资金,用好临沂市“百千工程”政策,集中向片区倾斜,每年集中建设3—4个片区。近年来累计整合、撬动资金53.6亿元,建成了21个片区,覆盖了全县70%的村。

      在全域整治上,从去年年初开始,实施了全域无垃圾、全域绿水等“六大全域行动”,每月开展现场观摩,按照清垃圾、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3个层次逐步推进。根据不同季节调整环境整治重点,特别是通过农用酵素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了蜜桃残次果问题。目前,全县省市级美丽乡村80个,蒙阴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生态文明强县。现在,全县已实现了全域无垃圾、全境无黑水、村村都美丽的局面。

      二、好环境培植好产业。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增收致富,是蒙阴县一直探索的课题。临沂市提出了特色产业、精深加工等乡村振兴五项重点工作,并要求“一县一品”。蒙阴处于北纬35°黄金水果带,是中国蜜桃之都,全县蜜桃面积71万亩、年产量20亿斤,“蒙阴蜜桃”品牌价值266亿元,面积、产量、品牌价值均居全国县级首位。我们立足果品产业优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

      一方面,探索了“双领双全”的合作社模式。即镇党委领导联合社、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发展。全生命周期即由村集体牵头,从育苗、研发、农资、农机、物流、电商、销售、旅游等环节入手,发展特色社、优势社;全产业链条即坚持党建引领,打通产业界限,按照“生态+”“旅游+”等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县发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10家,联合社16家,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省供销农服公司合作,开展“保姆式”“菜单式”果园托管服务,全县直接托管果园13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实现果品生产成本下降、品质和效益提升“一降两升”。

      另一方面,借助好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一产接二连三。我们把“双招双引”作为首善战略、一号工程,先后招引农业项目47个、文旅项目34个、工业项目160个,发展电商5600余家,推动了工农联动、以工带农、三产贯通。同时,把文旅产业发展作为今年三大重点任务之一,把民宿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开展“民宿发展年”行动,全力打造北方最高端民宿,争当北方民宿标杆县。

     三、好产业带来好收成。产业好不好,关键看能不能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以果业为带动,形成了果、兔、蜂、菌、中药材“五大富民产业”,构建了兔沼果、果菌肥、农工贸“三大循环链条”,全县果农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每年蜜桃季后金融机构新增存款40亿元左右,绝大部分是桃农卖桃收入。同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社员”合作发展模式,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社务工、年终分红等形式,实现了与合作社的紧密利益联结,生态旅游、红色研学、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的“金饭碗”端得更牢了。目前,我县人均储蓄存款达7.16万元,居全市9县第2位,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四、好收成依靠好支部。千条路万条路,建好支部才对路。在支部建设上,重点抓了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创新推进兵支书队伍建设。2019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兵支书”选配试点工作,建立“兵支书”选人用人、能力提升、作用发挥三大机制,全县366个村有“兵支书”115人,占比31%。一个“兵支书”带动“一大片”,比如,垛庄镇古泉村以前是个“薄弱村”,2019年退役军人刘元华回村任职,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招引龙头企业金葵农业公司,建设了农业产业园,发展高端苹果和蜜桃。2022年古泉村实现集体收入18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实现了由弱村到强村的转变。从“兵支书”进行延展,持续深化选配改革,今年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14名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推动村级发展。

      二是狠抓村集体经济壮大。成立村集体经济增收专班,明确一名县领导靠上抓,开展“百村共富”工程,通过发展合作社、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三清一增”、落实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等多种途径,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过10万元。今年8月20日,我县与省农担公司、省担保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解决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难贵繁”等问题,有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底,70%的村集体经济将达到20万以上,4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达到50万。同时,创新实行村级发展质量一体化考核,对全县366个行政村实行县乡共同考核,考核成绩直接与村级评星定级、评先树优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等挂钩,激发了村级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下一步,蒙阴县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对标对表、强化措施,全力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责任编辑:辛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