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湖镇“以美养美”,让村庄“颜值”飙升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2023-12-20 13:56:32原创
房子时常维护,才能住得长久,人居环境也是如此。
沂水县许家湖镇小李马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永涛曾经有些犯愁。
抓住临沂市落实“百千工程”的契机,小李马庄村从房屋破旧的老村,变为屋舍俨然的新村。如今村里建起了公园,整修了街道,种上了花草,如何保持环境成了烦心事,“村集体经济较薄弱,请人保洁开支不小,农村还有农村习惯,清理好的街道,一过麦、过秋,又恢复原样。”
许家湖的村民在扦插月季。
人居环境整治之时,建而难管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花草被村民剜出来,种进了自家院子里;打造好的环境,有的村民不爱惜,部分村面貌“一年新模式、两年旧模样、三年不成样”。
村庄环境要取得长久成效,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要发力,钱从哪里来?小李马庄村296户,长年聘用3名清洁工打扫卫生,加上设施管护、雇用机械等,一年支出3万—5万元。白家马庄村,301户,人居环境整治的年均投入也在3万元左右。但村集体收入有限,环境整治的后续投入成了大问题。
“单纯靠各级财政投入花钱‘补妆’,乡村再美也是‘一面光’。只有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才有动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才有后劲。”许家湖镇党委书记、四级调研员何泰然总结说。
白家马庄村党支部书记白梅杰查看扦插月季的生长情况。
从2022年年初,结合“绿满沂蒙花满村”活动,许家湖制定出了花卉产业与人居环境整治相辅相成的内在机制。一方面镇上购入月季苗14.4万棵,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进行扦插,另一方面成立沂蒙花匠苗木合作社,村民扦插的月季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集中销售。
如今走在许家湖的许多村中,最显眼的就是家家门前的花坛。“月季栽在这里,平时看花,长成后还能卖钱,谁也舍不得糟蹋。”今年,小李马庄村村民孙焕美将门前原来堆柴草的地方清理出来,种上了60棵月季。
村民可收集村庄内外的花卉种子,卖给沂蒙花匠合作社。
不止月季。目前,沂蒙花匠合作社已流转土地200亩,对月季、红叶石楠、金光菊等花卉苗木进行集中扦插培育,亩均年收益可达2万元。合作社还在探索花卉种子收购模式,组织村民收集村庄内外及自行扦插的各类花卉种子,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目前,每斤花卉种子的市场价格为每斤40—70元,村民每销售一斤可收入30—40元。
“要把短期任务做成长效机制,必须引导群众把乡村美化作为自己的事,户户参与、人人动手、天天提升,也就解决了‘干部干、群众看’的问题。”白家马庄村党支部书记白梅杰说。环境整治,村民很支持,但人会有惰性,时间长了也会“浑水摸鱼”,为此白家马庄村定下规矩——谁家门前的环境谁负责管护,管护不好的,在年底的各类评选中将会被扣分。
以美养美,让许家湖的村庄“颜值”飙升。
为了让村庄环境真正美起来,按照“院美、室美、厨厕美、人美、村庄美”的“五美”标准,兵房岭村每月组织一次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四个评定小组对全村202户进行入户现场打分,评选“美丽庭院户”,按比例评出优秀、较好、一般,发放门牌。比厨房整洁有序,比厕所干净卫生,比庭院绿化美化,已成为兵房岭村群众的新风尚。
这些制度创新,兼顾正面激励和反向约束,贴合“百千工程”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工作导向,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起到了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报记者 郭杰 通讯员 田宝宗 于海生
责任编辑: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