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为民管、精致市南!市南区发布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果
薄克国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3-12-28 19:48:33原创
深入推进老旧街区改造,惠及居民3.3万户;以人为本,构建“1532”城市舒适圈……12月28日,青岛市市南区举行“城为民管 精致市南”发布会,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果进行发布。
2023年,市南区城市管理局聚焦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深化作风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三条线”重点工作,以市南区委“一二五六十”发展思路为总牵引,坚持“1345”工作思路,聚力强势、担当作为,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取得新成效。
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重点突出城市更新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工作“三个全力”:
精准聚焦、靶向发力,全力推动城市更新建设
“四个一”打造老旧街区改造“民心”工程。深入推进老旧街区改造项目,涉及11个街道办事处,38个小区,962栋楼座,面积248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3万户。
针对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在统筹、监管、履职、群众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2024年拟通过“四个一”模式实现改造工作的固强补弱:一是推进“一支队伍管到底”,即坚持技术帮扶+督查问效“两条腿”走路,切实发挥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牵头作用;二是压实“一道工序推到底”,统筹推进外墙保温施工、房屋漏雨维修、线缆整治等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施工影响;三是贯彻“一张清单压到底”,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既“分工明确”又“协同发力”;四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以打造“民心”工程为出发点,优先安排群众反映集中、涉及共同利益问题,进一步克服“形象”导向、筑牢“民生”导向,增进民生福祉。
“1532”格局构建城市舒适圈。结合2022、2023年公园城市建设成果,突出以人为本,构建“1532”城市舒适圈,即以15分钟可到达为服务半径,将滨海步道、口袋公园、服务驿站有机结合,串联“三山五湾”,彰显山海湾城融合共生魅力。突出“老人、青年、儿童”三大友好型公园城市主题,针对老年锻炼、青年社交、儿童游乐需求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建设。同时聚焦城市更新和生态修复,为市南区景观生态增添有生命力的生态绿色,促进人与城与绿的相碰相融。
“三个结合”推进100项城市“微更新”。结合公园城市建设,将滨海步行道、口袋公园、服务驿站、商超、停车场等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城区品质提升潜力,美化街角绿地。结合老旧街区改造,提升长期闲置、功能不优的小型公共空间品质,增设健身休闲设施及景观座椅等,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活动空间。结合产城融合建设,拟利用7811产业园废旧厂房提升开展6处点位“微更新”,“以点带面”提升后海区域整体环境。
系统施策、重点破题,全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巩固专项整治攻坚成果。充分发挥区城管办统筹协调作用,打好城市管理领域专项整治攻坚“歼灭战”和防止反弹“持久战”,确保专项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点。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市、区“红色物业”星级服务企业和“示范项目”选树工作,创建在市区叫得响、过得硬的“红色物业”党建品牌。不断完善区街居三级管理机制,强化街道属地管理职能、部门属事监管职能和社区末端执行职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持续深入开展“人人动手 洁净家园”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文明青岛随手拍”等形式畅通民意诉求渠道,积极构建“全民城管”体系;谋划景区、驿站、码头等城市管理领域场景开放,为企业、单位等多元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提供“城市机会”。探索沿海一线景区化管理模式。锚定“活力岸线,最美海湾”目标,在沿海一线重要节点、重点区域实施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秩序等全要素景区化管理,打造景区化管理示范区。
扮靓“面子”,做实“里子”,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今年市南区城管局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将继续紧盯群众所需所盼,围绕老旧街区改造、公园城市建设、燃气安全改造、沿海一线品质提升、经营性停车场开放共享、全民健身场所品质提升等重点领域,压紧压实各方各方责任,努力把好事办得更好、实事办得更实。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也将“积力之所举”在主动发现、跨前担当、兜底保障上下功夫,持续在居住环境改善上加温加力,切实提升群众真实满意度。
相关链接:
提升市南区环境品质
2024年,市南区城管局将突出重点,逐个攻坚,谋求环境卫生问题新突破。打造“最洁净岸线”,重点攻坚沿海一线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按照深度保洁作业标准和时间要求,确保环境卫生全时段干净整洁,持续保持“黄金岸线”环境洁序净美;打造“最洁净道路”,打造15条深度保洁“最洁净道路”,真正做到道路“见底见本色、无灰无积尘”;打造“最洁净公厕”,实施 “百佳公厕”“增绿提美”,加强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品牌化延伸,确保公厕管理服务再上新台阶;开展生活垃圾清运整治提升。提升生活垃圾清运能力,重点实施“小车进楼院”,做到清洁收运、安静收运,还路于民、还净于民;开展生活垃圾桶点整治提升。加强垃圾桶、果皮箱日常高压清洗、擦洗作业,做到桶体、点位、地面、周边干净整洁、不留污渍,推动重点道路、重点区域垃圾桶外观标识重点整治;开展社区楼院卫生整治提升。落实街道城市管理主体责任,动态清零卫生死角,彻底消除管理盲区,常态化开展“人人动手、洁净家园”活动,扎实做好“五清”,推动共创洁净城市、共建洁净家园,不断提升市民居住环境满意度。
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2023年,以《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规划(2021-2035年)》为工作引领,市南区投资3.545亿元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打造浮山最美绿道、营造沿海一线滨海绿道景观带、建设社区“邻里间”口袋公园,持续推动公园城市建设成果全民共享。
2024年,市南区城管局综合考量城市现状、人民需求,将围绕“‘1532’城市舒适圈”规划思路,高标准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健全完善15分钟城区生活圈,串联滨海步行道、林荫廊道、浮山绿道等城市景观,形成市南区一体化公园城市景观名片。打造10个口袋公园、5条林荫廊道、10处立体绿化;突出3个友好型主题功能公园,瞄准“儿童、青年、老年”全年龄段使用人群,打造“适老适幼、宜游宜观”的口袋公园,突出全要素、综合性,打造“全时段游憩、全年龄共享”的风格化主题公园;不断改善城市绿地质量,提升城区绿化品质,以点带面,打造20处多彩花境,打造生动流畅的城市绿地景观线条,为深化科学绿化示范区打造市南样板。
提升旧改后小区智慧化物业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市南区城市管理局结合市南区老旧小区改造,通过搭建线上智慧平台和线下企业平台,不断提升旧改后小区的智慧化物业管理水平,解决物业服务“断点”和“堵点”。
依托智慧社区“慧安佳”管理运营平台,为居民提供线上综合服务,通过街道提供及人工现场采集、自主注册形式,在平台后台建立旧改后实施物业化管理的试点片区基础信息构架,已完成50余个旧改后小区的基础数据录入,注册量随服务完善度逐渐提高。居民注册绑定后可进行线上物业缴费等多种功能。
依托物业企业进驻开展日常管理,对于线上无法实现的服务,通过线下专业化服务弥补,确保多样需求全覆盖。截至目前,11处试点区域已完成服务合同签署,物业公司进驻后开展了停车整治、道闸检修、日常保洁、物业用房改造、社区公益活动等系列线下服务,同时通过线下数据收集、“慧安佳”平台培训等,实现与线上服务互补。
结合市南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市南区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等级试行标准》,实行物业服务等级分级管理,督促物业企业按照等级标准的要求做好综合管理服务等;结合辖区旧改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制定并下发《市南区智慧化物业试行服务标准》。
(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报道)
责任编辑:薄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