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诞生128周年之际,戴锦华教授在东方影都开讲
大众新闻客户端 肖芳
2023-12-30 13:43:38原创
技术革命如何改变了电影?胶片电影的死亡是否意味着的电影的死亡?电影是褫夺人性还是赋予人性?……值世界电影诞生128周年之际,12月29日,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举办“光影圣殿——戴锦华大师电影课”活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教授受邀现场开讲,进行了主题为《电影,社会与人》的分享。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员工,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青岛海发文化集团等兄弟单位和园区入驻企业代表,青岛电影学院、山东工艺美院师生,以及青岛影视从业者、影迷,共5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总裁孙恒勤在欢迎辞中介绍,戴锦华教授思想深邃、见解独特,在电影研究与女性主义研究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洞察力,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喜爱,是当今泛文化领域最具人气的“智识”偶像。
讲座中,戴锦华教授从“2023年”这个重要的年份讲起,串联起全球及电影行业发生的重大事件。她指出,今年是疫情结束的一年,也是技术落地、人工智能全面应用的一年,而技术革命对世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其中就包括电影,好莱坞工会曾以罢工的形式对抗人工智能。
由奉俊昊指导的韩国电影《寄生虫》2020年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以此为例,戴锦华教授认为,奥斯卡作为美国电影学院级别的艺术大奖,之所以选择颁给《寄生虫》这样一部亚洲电影,是因为该片与以往“含糖量极高”的好莱坞电影大相径庭,它揭示了阶级的分化与固化。戴锦华认为,奥斯卡获奖电影的本质就是美国意识形态的体现,电影《寄生虫》能横扫奥斯卡,说明美国大众降低了对社会的期待。她还列举了电影《小丑》以及墨西哥三杰多次获得奥斯卡的例子,表示电影能够成为普通大众的艺术补给,使人从中得到慰藉,获得可能。
值电影诞生128周年之际,戴锦华在讲座中指出,回望历史,电影与社会同行,更与人同行。她认为,电影“褫夺人性与赋予人性”,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赋予没有人性的边缘人物以“人”的面孔(比如电影《阮玲玉》中的单亲妈妈阮玲玉、《现代启示录》中的人肉炸弹),赋予弱者价值及被尊重的权利。
谈起《流浪地球》这部诞生于青岛东方影都的大片时,戴锦华对影都的硬件设施赞不绝口,并分享了自己对两部《流浪地球》的观影感受。她认为,《流浪地球》作为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片,展示了中国力量,展示了中国人面对困境、对未来之路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电影需要对好莱坞电影精神予以取舍、扬长避短。讲座最后,她也表达了对中国电影的期望、对年轻电影人的期望,鼓励大家勤于思考、敢于质疑。
青岛影视基地自2013年开建,迄今已走过十年发展历程,成为中国影视工业化制作基地的优秀代表,为全面建设电影强国、文化强国贡献了青岛力量。近年来,青岛影视基地生产了《流浪地球》系列、《封神三部曲》等一批优秀影视作品,累计获得国内外各类奖项100多项。2023年,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荣获全国影视基地突出贡献奖,青岛影视基地制作、出品的《封神第一部》《流浪地球2》《万里归途》《永安镇故事集》四部影片揽获2023中国电影“金鸡奖”7项大奖,占获奖总数的1/3。
(大众新闻客户端 肖芳)
责任编辑: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