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2023大众日报与您共同见证山东这些大事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3-12-31 17:05:37原创

岁月前行,报纸留痕。一件件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浓缩着山东发展的万千气象,记录着不平凡的2023年。

这一年,山东16市全面建成“城市大脑”、我国首条二氧化碳专属“地铁”开通、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在荣成投入商业运行……山东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这一年,小清河断航26年后获新生、山东中欧班列直达2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6个城市、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山东交通大动脉四通八达;

这一年,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来鲁“提车”、山东造动车组飞驰雅万高铁、鲁班锁送给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山东好品”海外出圈;

这一年,全国首次中药饮片省际联采平均降价29.5%、省质子中心收治首例临床病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通水十年惠及4000多万人……山东民生改善迈出新步伐。

让我们一起回顾2023年大众日报记录的大事新鲜事,感受昂扬奋进的山东、活力四射的山东、开放进取的山东、务实向新的山东。

◇4月10日

山东通用算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16市已全面建成“城市大脑”

算力网络为“城市大脑”提速

简介:算力网络在推动山东数字强省建设中正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截至目前,全省12个城市入选国家“千兆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二位;累计建成5G基站16.2万个,5G智能电网实现16市全覆盖;通用算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低时延边缘数据中心数量居全国第一;物联网终端用户超过1.64亿户,接入流量在全国居首。优质、庞大的算力之上,山东不断加快交通、能源、市政、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目前,山东16市已经全面建成“城市大脑”,建成1200余个智慧社区。(点击查看详情

◇4月17日

“三代人”接续奋斗,聚力原创突破——

山东大学彭实戈团队实现中国数学三大奖“大满贯”

简介:4月,山东大学教授彭实戈领衔的金融数学创新团队迎来好消息:在中国数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上,团队90后成员杜凯被授予第十六届钟家庆数学奖,以奖励其在平均场正倒向随机博弈与控制方面作出的贡献。这是山东学者首次获得这一殊荣,标志着彭实戈团队成为全国第二支实现中国数学三大奖(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钟家庆数学奖)“大满贯”的团队。(点击查看详情

◇5月21日

吉尔吉斯斯坦定购的1000辆中通燃气公交车首批下线,总统率团来鲁“提车”——

新丝路上,“山东造”客车创出口中亚新纪录

简介:5月20日上午,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一行来鲁访问,从济南国际机场一下飞机,便直奔位于聊城的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上门“提车”——参加吉方采购首批燃气公交车下线仪式。中午12时许,吉尔吉斯斯坦1000辆中通客车首批车辆下线。中国重汽旗下中通客车此次出口,是今年以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大客车订单,也刷新了中国出口中亚五国的客车订单纪录。(点击查看详情

◇5月23日

全国首次中药饮片省际联采结果揭晓,平均降价29.5%,最大降幅56.5%

21个中药饮片品种百家企业中选

简介:5月22日,全国首次中药饮片省际联盟采购拟中选结果在济南产生,21个中药饮片品种共有100家企业中选,平均降价29.5%,最大降幅56.5%。作为中药饮片跨区域集中带量采购的首次探索,此次联采在以量换价的基础上,实现了“保质、提级、稳供”的预期目标。(点击查看详情

◇6月18日

选种优质高产品种“烟农1212”,集成应用高产栽培技术

880.89公斤!山东小麦单产再创新纪录

简介:6月17日下午,农业农村部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小麦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位于城港路街道朱由一村的小麦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收测产,经实打验收,小麦亩产达到880.89公斤,这是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收测产的山东小麦最高单产纪录,标志着山东小麦单产提升取得了新突破。该高产攻关田种植的小麦品种为“烟农1212”,种植面积220亩。专家分析,产量能有这么高的突破,主要在于选种了优质高产品种,同时集成应用了高产栽培技术。(点击查看详情

◇7月2日

7月1日开启首次全线空载试航

断航26年后,古老小清河获新生

简介:7月1日12时58分,“鲁清101”号船舶从小清河博兴港鸣笛启航,驶向潍坊羊口港。到达羊口港后,将沿河折返驶达济南港。断航26年后,按照三级航道标准建设、总长237公里的小清河迎来首次全线空载试航。这条开掘于南宋的“黄金水道”迎来新生。(点击查看详情

◇7月12日

我国首条二氧化碳专属“地铁”开通

简介:7月11日,随着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操作人员手指轻轻触动,一台大功率机泵启动,一股来自齐鲁石化煤制气装置的二氧化碳,坐上了专属“地铁”,直达109公里外的胜利油田高青油区,该输送管道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二氧化碳长距离密相管输,对推动我国CCUS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点击查看详情

◇9月2日

山东首次发布10项科技创新“好成果”

简介:9月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首次发布10项科技创新“好成果”。今后山东科技创新“好成果”的征集遴选将形成常态,每月遴选5项左右取得最新进展和重大突破的成果,每季度开展一次成果对接路演活动,每年评选产生10项左右原创性、引领性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并发布年度榜单。(点击查看详情

◇9月8日

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印尼雅万高铁开通运行

山东造动车组飞驰雅万高铁

简介:当地时间9月7日上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设计制造的时速350公里雅万高铁动车组,从雅加达的哈利姆车站出发,高速驶向万隆。这也是中国高铁列车首次驰骋海外,而这列高铁列车恰是“山东造”。雅万高铁开通运行后,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旅行时间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对深化中国印尼两国务实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点击查看详情

◇9月25日

山东建成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

简介:9月24日12时,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青中线济南至潍坊段正式通车,这是我国建成的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即通过减排、清除等措施,运营期内直接、间接碳排放可达到“净零”标准。同时,这也标志着济青中线实现全线贯通。(点击查看详情

◇11月2日

中欧班列(齐鲁号)统筹运营五年来,年开行量不断刷新

“齐鲁号”的丝路故事

简介:2018年10月31日,首班全省统一命名的“齐鲁号”同步驶出,我省班列从此步入了统一品牌、统一班次、统一平台、统一政策、统一宣传的高效运营新时代,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统筹。目前,“齐鲁号”稳定运营北、中、南三条主干线路,班列通过满洲里、阿拉山口、磨憨等7大边境口岸出入境,境内外布局11个枢纽节点,国际运营线路达53条,可直达2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6个城市。(点击查看详情

◇11月3日

传递中国智慧呼吁和平团结

鲁班锁送给联合国安理会成员

简介:中国是2023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11月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为安理会成员常驻代表准备了一份纪念品——鲁班锁。这批象征和平与团结的鲁班锁来自山东,由滕州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提供。一把小小的鲁班锁,集合了古代匠人的大智慧,蕴含团结合作、开放包容的理念,正是中华“和合”文化的生动体现,已成为新时代的特色外交礼物。(点击查看详情

◇11月8日

山东省质子中心收治首例临床病人

质子治疗可对肿瘤病灶进行“定点爆破清除”,每年预计治疗患者上千例

简介:11月7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治疗系统正式收治第一例临床治疗病人。该质子治疗系统是国内首台获批采用超导回旋加速器技术和360度旋转机架的质子治疗系统,可以实现多角度治疗,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每年预计治疗患者超1000例。(点击查看详情

◇11月23日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通水十年来平稳运行,综合效益显著

80亿方长江水润齐鲁

简介: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圆满完成10个年度调水任务,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可靠的水安全支撑。截至2023年9月底第10个调水年度结束,工程累计调水80.27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我省直接受益人口4000多万人。(点击查看详情

◇12月7日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简介:12月6日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的示范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后,在荣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示范工程为世界开辟了一条核能技术新路径,让核电站建在缺少水源的地区成为可能。(点击查看详情

◇12月9日

济南至郑州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简介:12月8日上午,随着长清站发往郑州东站等4趟列车同时发车,济南至郑州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济南西站至郑州东站间最快1小时43分钟可达,较此前压缩1小时29分钟。济郑高铁全线贯通后,对铁路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动豫鲁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点击查看详情

◇12月12日

1131.1亿斤!山东粮食总产再创新高

今年我省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简介:根据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公布的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山东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581.9万亩,同比增加23.5万亩,增长0.2%;单产449.5公斤/亩,同比增加8.1公斤/亩,增长1.8%;总产1131.1亿斤,同比增加22.3亿斤,增长2.0%,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连续3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点击查看详情

(大众新闻客户端 徐超超 蒋兴坤 赵君 王志浩 策划 姚广宽 刘江波)

责任编辑:隋乔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