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潍坊昌邑:以深化改革之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都镇强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1-02 10:34:00原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一年来,昌邑市聚焦“七个加力突破”“五个加快提升”,全力破瓶颈、创亮点、增活力,一批批改革举措落地有声,一项项创新经验催人奋进,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一幅风生水起的改革画卷在昌邑大地跃然如见。

深化改革,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聚焦“加力突破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建立“1+1+10+20”推进体系,制定20个领域184项279条改革举措,聚力流程再造、强化服务保障、提高行政效能,全力打造“办事不求人、执法守规矩、工作效率高、服务暖人心”的一流营商环境品牌。首创政务服务“百姓客厅”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行政审批电子档案信息平台,群众提交材料减少30%以上。推行“开工一件事”“市政一件事”等集成化审批服务,实行“一次告知、多证合一、一次办结”,审批时限提速65%。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公证顾问”制度,深入开展“法治体检百企行”活动,惠及企业200多家,挽回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村村“法治体检”案例,成为全省唯一入围的“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

深化改革,锻造产业发展“主引擎”。探索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路径,全力打造以1000亿级高端化工、500亿级装备制造、500亿级食品加工、200亿级纺织印染“1552”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海洋生态经济产业集群入围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开展工业技改攻坚、优质企业增量等“十大行动”,21家企业获评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家,107家企业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滚动实施“百项技改”“百企转型”,新增“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5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超历年认定总和。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风口,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10万千瓦。

深化改革,夯实农业农村“压舱石”。以“大农业”思维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新,高标准承办全省首届“村BA”及绿博会、黄元御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文旅接待人次和消费均增长150%以上。加快海洋种业创新,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三疣梭子蟹良种场,新建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和遗传育种中心6个。放大青阜农业模式效应,盐碱地改良面积达到10.2万亩,打造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粮油生产组综合体。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激励机制,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村集体经济超过50万元村庄数量达到91个。

深化改革,激活对外开放“动力源”。探索“一产业一图谱一链条”招商新模式,用好智能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等9张招商图谱,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上市企业等行业龙头,先后赴北上广深等城市“点对点”招商105次,新增签约项目104个、落地开工项目36个,中睿智远现代渔业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过百亿。与江苏中洋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培育万亩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江北最大海洋渔业产业基地。成功举办2023深圳市“昌邑周”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36亿元,成为全省首个在鲁深高质量融合发展中心举办活动的县市区。创新开展“智联百校、赋能发展”活动,建立健全“1+4+N”重点人才工作体系,联系对接高校院所100多家,开展校地对接活动120多场次,成功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112名(个),自主培育国家级重点人才3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人、鸢都产业领军人才7人,与20家高校院所共建科技研发平台,招引人才合作项目32个,总投资额超20亿元。引进潍坊市首个中国科学院专业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昌邑海洋生态与工程研究站,新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省级研发平台4处、潍坊市级创新平台10处,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引擎。

深化改革,构建共同富裕“试验田”。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投资5.6亿元建成龙泽学校、第三实验小学、三台小学、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北扩以及5处幼儿园,新增优质学位9280个,提前一年完成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任务。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两个乡镇获评省教育强镇筑基试点。创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探索政府部门全力推动、基层干部主动帮扶、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1+N”多维救助路径,惠及困难群众14492人次,获评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黄元御长安学术流派工作站落户昌邑,为全国首个县级工作站,改造提升10处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和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4.3%和22.9%。

深化改革,用好要素配置“航船舵”。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谋划实施总投资1008亿元的183个重大重点项目,创新建立重点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全周期服务、全方位支持项目加快建设,全市重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9亿元,74个项目建成投产。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编制完成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盘活闲置建设用地和厂房1890.5亩,保障36个重大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加快推进城南、文山等6个城市更新片区建设,打造了辛置片区“三村同迁”昌邑新速度,10多个城建领域历史遗留项目彻底清零,累计腾出城市发展空间600亩,城南片区城市生态综合体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深化改革,打好绿色发展“方向盘”。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纵深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PM2.5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国控河流水质、空气优良天数分别居潍坊第1位、第2位,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新理念、新办法,总投资23亿元的潍河流域及入海口水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项目库。围绕破解印染企业聚集而带来的印染污泥处置难题,建设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年可有效处理污泥10万吨,污泥本地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率达到100%。

(大众新闻客户端 都镇强 通讯员 王凡 马文睿)

责任编辑:李旭旭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