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济南市实施“工赋泉城”行动计划,激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引擎”

大众新闻客户端 王健

2024-01-12 11:48:43原创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支撑。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聚焦“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高地”目标,坚持高点定位、超前谋划,深入实施工赋泉城行动,创新打造三大体系,持续巩固工业互联网发展优势,为建强数字经济发展引领区提供有力支撑。当前,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8、全省首位,成功入选国务院督查激励“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网络与数据安全能力建设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数实融合水平显著提升。

打造“四位一体”体系,夯实网络基础“关键底座”。按照设施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将可信数据流通网络、确定性网络纳入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整体布局,统筹推进千兆光纤、5G网络、星火·链网、未来网络等四类网络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一是推进“双千兆”建设。深入开展千兆城市创建,网络覆盖率和应用水平持续扩面提质,宽带下载速率、5G基站建设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历下区、市中区成功入选2022山东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区。建成开通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支持进园区、入企业,培育多元产业化应用场景。二是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骨干节点和行业链、区域链建设,实现数据跨领域、跨行业、跨体系、跨平台的可信连接和互操作,全省唯一“星火·链网”超级节点落地建设,累计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1个,数量居全省首位。三是推进企业内外网改造。支持企业综合运用5G、边缘计算、时间敏感网络等新型工业网络技术和新型工业设备对产线、车间、工厂等生产现场实施网络改造。支持重点工业企业率先开展5G虚拟专网、混合专网建设,推动电信企业打造更加高质量的外网,提升工业企业网络互联互通水平。

构建“三级协同”体系,推动应用示范“标杆先行”。在全国率先将工业互联网产业作为标志性产业链群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十百千”工程,从企业、行业、园区等“点、线、面”入手,着力打造一批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标杆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多“点”开花。做强国家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应用创新体验推广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打造了一批5G全连接工厂和晨星工厂。二是连“线”应用。聚焦冶金钢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培育100个以上应用场景,打造了一批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和应用示范项目,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超百个,先后获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18个,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12个。三是全“面”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园区发展,打造10个工业互联网园区,并以此为基础加大典型案例复制推广力度,推动广大企业和园区“看样学样”,争创更高层级示范。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扩容提质,发挥多元平台协同带动效应,累计培育2个国家级“双跨”平台、5个国家级特色平台和63个省级示范平台,数量居全省首位。

完善“双向发力”体系,实现政策赋能“提质增效”。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普遍存在的“不会转、不敢转、转不起”问题,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同时发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激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潜力。一是强化优质供给。聚焦建强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省率先推出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免费服务,汇聚了135家全国优秀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持续扩容资源池,打造覆盖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服务集群,计划用3年时间为1000家以上企业“诊断把脉”,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二是释放需求活力。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牵手对接活动,持续征集发布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项目清单,在14个区县成功举办23场活动,参与企业多达2000余家,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对重大引进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引导设立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基金,着力激发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热情,强力赋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大众新闻客户端 王健)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