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潍坊昌邑: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都镇强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1-11 16:23:42原创

走进山东浩信股份有限公司的昌盛智造工厂,一个个工业机器人正快速运转,产线24小时不停歇,确保订单按时交付。该工厂是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得益于系列智能化升级、产能提升项目,该生产线在生产效率提升5倍的前提下,产线人员可减少三分之二,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产业向新,生产力焕新。近年来,昌邑市坚持做好“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两篇文章,通过布局“新赛道”、开辟“新场景”,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批“老树发新芽”,同时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茁壮成长。

聚焦“存量变革”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铸造业、纺织业等一直是昌邑市传统优势产业,答好提质升级这道“必答题”事关该市经济发展根基。

汽车零部件砂型铸造模具,居然能“打印”制成?走进山东昌邑的国家级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潍坊)中心厂房,记者看到了有趣的一幕:工作人员轻点操作屏,3D打印机“嗡嗡”运转,铺砂器缓慢推进、均匀铺砂,上万个喷孔“吐出”树脂,勾画出砂芯截面;每打印一层,升降平台下降0.3毫米,经层层堆叠,一块大个头的模具便“诞生”了。

昌邑市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步伐,紧扣“加力突破数字经济发展”要求,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将工业互联网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深入贯彻落实省、潍坊市战略部署,出台了《昌邑市纺织行业“N+X”数字化改造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编制完成77个场景清单,进一步强化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推动现有企业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实现“脱胎换骨”

目前,昌邑市共计6个项目入选全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14个项目列入全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1-11月份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15个,同比增长27.2%,培育出浩信机械、海天生物等潍坊市级以上智能工厂8家。

推动“增量崛起” 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在不久前,山东省工信厅公布了2023年山东省(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位于昌邑市柳疃镇的山东永健机械有限公司凭借着“聚酯膜双向拉伸装备”这项产品,成功入选。永健机械何以成为山东单项冠军?

走进山东永健机械有些公司加工制造车间内,技术工人正在操作大型数控龙门铣床、精密磨床等加工设备切削着工件或精密小件。而在另一个总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做生产线出厂前的装配和检验,调试好的大部件正稳稳地起吊到大型运输车上。据悉,该公司通过不断开展创新研发,现已拥有10项发明专利和26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技术成果系国内首创,“聚酯膜双向拉伸装备”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达到了49%。

“我们持续加大高企培育、科技研发、人才引进、成果转化投入力度,打包整合省、市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红利,研究制定《昌邑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40条》,对企业科技创新奖补实行‘一事一议’,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补链强链,推动形成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融通发展的局面。”昌邑市科技局局长王金华说。

去年以来,昌邑市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入库增长170%以上,科技创新活力涌流。

探索“变量突破” 绿色转型迈出新步伐

绿色转型事关可持续发展。昌邑市稳步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努力将绿色低碳这个“重要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在山东亿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展厅,展示墙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空气能清洁采暖设备,同时矗立一旁的新能源充电枪甚为抢眼。“我们生产的空气能设备兼具制冷和取暖功能,采用2410A环保型冷媒,能效转化率是空调的3倍,耗电量仅为一般电暖产品的20%,省内市场占有率达30%。”山东亿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立民说。

近年来,昌邑市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在新能源领域谋篇布局、下棋落子,不断完善产业规划链条,在新能源终端产品上发力,建设规划总面积2000亩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已落户总投资20亿元的半导体电路控制板、高档空调冷凝器等5个项目,项目一期建设15万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生产车间、智能化清洁取暖设备生产车间、碳捕捉设备生产车间、新型储能设备制造车间和5万平方米的园区服务中心,预计2024年下半年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乘着新能源产业的东风,昌邑市瞄准新质生产力不断抢占发展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大众新闻客户端 都镇强 通讯员 姜晓刚)

责任编辑: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