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山东6单位卫健工作经验登上大众日报大众健康版

李丽  任戌盈  黄鑫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1-25 15:51:14原创

2023年,山东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1月25日的《大众日报》大众健康版介绍了济南、烟台、滨州、聊城、成武县五地和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中心在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做法。

济南市卫健委:构建“五位一体”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近年来,济南市围绕“愿生能生、优生优育”目标,构建奖励、优惠、扶持、服务、帮扶“五位一体”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济南市在省内率先出台《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对本市新生育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其中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及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生育妇女,每月加发200元育儿生活补贴。目前已发放2861.92万元,惠及1.2万个家庭。

实行婴幼儿入托免费查体;创建全国首个城市托育服务品牌“泉心托”;实施托育机构水电气暖“居民价格”、幼儿收托补助、社区托育税费优惠等政策;发放首批托育机构运营补助185万元,并按照实际收托数给予每孩每月400元补助;编制济南市托育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将相关设施纳入全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和15分钟生活圈规划。

按生育二孩、三孩缴存的职工家庭,提高其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和保障面积标准,申请公租房时优先分配。纳入公租房实物保障和租赁住房补贴的二孩及以上家庭3621户,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682笔、12.49亿元。

加强分娩人员医保支持,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员100%比例报销,居民医保给予3000元定额支付。分娩人员医保政策累计支出7.57亿元,惠及16.64万人次。2023年以来出生六个月内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二孩、三孩,当年个人缴费财政全额补助。

年内落实计生各项奖扶资金4.3亿元,为计生特殊家庭发放应急救助金30万元。计生特殊家庭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分别每人每月补助1500元、1000元;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914张,每人每月补助450元。

滨州市卫健委:“小切口”推动医疗服务大提升

2023年,滨州市积极建强“四个体系”、推动“三个转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行130项硬核举措,“一揽子”、全方位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滨州市开展“六送六进六提升”健康促进行动6010场次,服务群众66.23万人次;实施“全市卫生健康系统6S管理”行动,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温馨的服务环境;实施“基本医疗群众满意度提升百日攻坚”行动,通过常设“满意度办公室”,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平均得分99.59分,同比提高2.62分,出院患者医药费用、平均住院日同比分别降低11.6%和8.3%;连续8年开展“改善就医体验”优质服务项目展评,累计遴选137个优质服务项目在全市推广。

滨州市坚持以干为要,聚力解决急难愁盼见行见效,以“小切口”推动医疗服务大提升。以挂号时、候诊时、就诊时、诊疗后“4个节点”为切入点,开展贴心服务“七个一”活动(护卡包、明白纸、回形针、宣教单、服药卡、资料袋、摆药盒),累计为就诊患者发放便民物品、资料2764万件。全市全部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推出“免除押金+诊间结算+床旁办理”等“一站式服务”,为12.4万名患者减免住院押金约1.31亿元。

2023年,滨州市被列入全省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建设试点市和全省影像云平台建设试点市,上传影像236万人次,群众调阅154万人次,获山东省首届数字健康变革创新大赛智能诊疗赛道第一名。同时,“一张急救网”延伸到农村。滨州市新增16处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平均救援时间在15分钟以内,同比缩短7分17秒。

烟台市卫健委:筑牢群众疾病预防控制坚实屏障

2023年,烟台市聚焦专业化、现代化疾控体系建设,求真务实,敢做善为,着力构建功能完备、协同高效、运行顺畅的疾控体系,筑牢筑实群众疾病预防控制坚实屏障。

烟台市着眼补齐疾控机构短板,实施“1+1+4+9”工程,全面启动15处疾控中心新改扩建,利用2年时间对全市疾控中心进行达标建设,市疾控中心和9处县级疾控中心实施异地新建,5处县级疾控中心进行原址改扩建。

对标“国内一流、省内领先”,高标准建设49个生物安全实验室,目前已全部建成并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检测项目增至1800项,微生物、理化检测量显著提升,“一锤定音”的检验检测能力持续提升。

着力提升疾控“软实力”,全市疾控系统累计新进专业人员447人。组织15处疾控中心与48家医疗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项目155个,培养公共卫生复合型骨干1766人。烟台市疾控中心与山东大学等6所高校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滨州医学院共建预防医学研究院,设立“泰山学者工作站”,为全面提升公共卫生人才能力水平提供坚实保障。

完善多点触发、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设立15个哨点医院,建成“1+4+4”致病菌识别网,将197处医疗机构、245家养老福利机构和1514所学校接入传染病多点触发平台;坚持“一病一案”“分区分级管理”,统筹新冠、流感、发热伴等重点传染病防控,重点传染病发病率稳中有降;高规格建成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大传染病救治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发热伴病死率降至1.05%,出血热病例零死亡,均降至历史最低值。

聊城市卫健委:全力打造鲁西区域医疗新高地

2023年,聊城市践行“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抓根本、强基础、优服务、惠民生,全力打造鲁西区域医疗新高地。

聊城市强化党建引领,由市长领衔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北京积水潭医院聊城医院。组建83支“繁森药箱服务队”,送义诊服务527次,惠及8.5万余人次。

抢抓医改先机,扩容医疗布局。不仅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聊城还创建了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新创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临床精品特色专科。聊城市医院试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东阿试点县域医共体,冠县试点“县招乡聘村用”,聊城市建成9个医联体、11个紧密型医共体、34个专科联盟。同时,兜牢基层网底,实施基层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聊城高学历村医占比全省居首,基层诊疗量全省第3。

为强化数字赋能,聊城市全部三级综合医院、80%二级医院实现床旁入院、结算,推出“五卡合一”,21家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同时,试点“虚拟病房”“无陪护病房”,研发全流程个案管理,以智慧管理破解“停车难”。

围绕科学管理、规范运营、同质服务,完善质量监管体系。聊城市成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运营指导委员会,组建评审专家库;8家三级综合医院成绩实现跃升,居全省前列。

为激发人才活力,聊城市诚意留才,实行首席专家制,落实“两个允许”,推进薪酬制度改革;两家医院试点卫生职称“双自主”改革。

数管中心:探索健康医疗数据要素价值化新路径

2023年,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数管中心”)在数据交易流通方面先行先试,健康医疗数据产品场内交易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在全国实现两个“零的突破”,探索出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全流程安全合规的健康医疗数据要素价值化新路径。

数管中心建设贯穿省市县乡村五级、覆盖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数据高铁”,与503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核心业务指标实时对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以下简称“北方中心”)数据容量由60T增加到250T,增幅300%。圆满完成国家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行业试点任务,北方中心和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年安全“零事件”,工作案例纳入省委《山东统筹发展与安全30例》。

数管中心新制定北方中心数据交易管理规程、健康医疗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方案和首笔数据产品交易试点实施方案,促进数据资产规范化、标准化流通使用。同时,发布北方中心开放运营平台,作为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交易平台的前端,为要素流通交易提供一站式、安全合规的开放运营服务。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探索性分析数据2万亿条次,开放商用场景应用9项。

2023年8月24日,北方中心在全国率先完成卫生健康领域首笔数据产品场内交易。同年11月20日,北方中心获批全国首张健康医疗领域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为更好地集聚数据要素生态全链条市场主体,数管中心依托北方中心组建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开发应用联盟,并首批吸纳全国16个省份百余家单位加盟,打造学术共建、产业协同的“创新联合共同体”。

菏泽市成武县:纵深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

近年来,菏泽市成武县纵深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构建资源统一管理、医疗层次分明、专科特色明显、业务协同规范的医疗服务新格局。2023年,成武县委、县政府把医共体建设作为书记、县长“一把手”工程,成立财政、卫健、医保等15家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出台了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探索创新“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机构编制管理办法,赋予医共体更多人事自主权,拨付医共体运行资金3000万元,真金白银支持医共体发展。

提升基层医疗保障力。成武县拨付居民医保资金2.49亿元,占全县可用居民医保资金的75.3%,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全省一流标准的医共体信息化平合,强化医学检验、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会诊、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物资供应、中心药房等“八大中心”建设。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多家省级及国家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开展线上、线下诊断1600余人次、线下集中检验1.9万余人次,近2万名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得到省级以上专家诊疗。管理居民健康档案56.5万份,推动老百姓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同时,成武县在医共体框架内,推动县镇村三级医养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县级医养结合机构5处、镇级医养结合服务项目8处、村级“温情驿站”33处,设立医养结合床位4164张。持续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建由县镇村三级医疗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20支,服务签约群众32.5万人,年均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2.2万余人,服务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7.1万人。

(大众新闻客户端 李丽 任戌盈 黄鑫)

责任编辑:张西可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