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领跑,城阳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加速形成发展新优势!“硬件”担当,释放投资引流红利
王好 来源:风口财经客户端
2024-01-29 09:43:52原创
风口财经记者 王好
半导体、储能两大“核心产业”加速成型,产业结构由轨道交通“一枝独秀”向“三驾马车”迈进;全年回迁社区12个,回迁量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公园城市建设项目数、投资额全市第一,打造北方公园城市示范区样板……
2023年,一组“领跑”数字,折射出城阳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的累累硕果。城区“硬件”持续改善的同时,投资引流红利不断释放。据悉,2023年城阳区共承担8项攻坚行动任务,计划实施项目150个,计划投资231亿元。截至四季度末,68个项目已完工,剩余82个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实际完成投资37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60.5%。
项目建设>>>
加速新兴产业布局卡位
青岛明月·山海间不夜城瞄准国潮文化,新消费文旅项目属性让这里自2023年6月30日正式开城以来,短短半年多时间,已经跻身青岛热门景点TOP级别,吸引土特产、特色餐饮、零食小吃、手工工坊、非遗作坊等众多商户竞相入驻,形成了以“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赏”为特色,集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文旅休闲区。
一“夜”带百业,从一片荒芜到城市地标,青岛明月·山海间不夜城是城阳区依托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盘活低效片区的一个缩影。
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塑造新优势。城市更新背景下,推动产业聚合、产城融合,城阳区加速新兴产业布局卡位,在传统轨道交通优势产业基础上,布局半导体、储能等一批新项目,抢占经济增长新风口。
2023年5月,储能电池领域头部企业鹏辉能源发布公告,将投资130亿元在城阳建设36GWH储能电池生产线。同年9月,项目开工。据悉,作为青岛首个储能产业百亿级项目,鹏辉能源储能电池生产项目将通过引进新一代全自动生产设备、全方位视觉在线检测系统和制造过程智能执行系统,实现生产效率、数字化管控能力、能源利用率等全方面提升,对强化区域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天安科创城项目,占地130亩,2023年10月竣工交付,目前签约企业60余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6家,储备企业40余家,涵盖轨道交通配套设备、高性能车体涂料等6大轨道交通关键领域。招商完成后,预计引进企业220余家,吸纳3000余名专业人才。
中关村生命健康产业园青岛基地项目聚焦生命健康产业,以医疗器械为主导,打造全国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智慧园区。项目主楼已全部封顶,二次结构完成,正在进行立面装修,预计2024年交付。
大唐高新技术产业园,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新兴产业的创新平台、总部基地、智慧园区。目前主体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预计2024年10月竣工。
随着一个个重磅项目落地,既是城市更新对于招商吸引力的具象呈现,更是城区未来经济发展实力的最有力说明。据悉,紧盯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和“三高”(高技术、高投入、高附加值)项目,城阳区开展“走出去”登门招商,推动中电科等4个头部企业落地;依托天安数码城、均和等头部平台企业优质载体开展招商,招引海泰科、三柏硕、耀煦新材料等60余家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高成长型企业落户,平台企业招商成效走在全市最前列。
模式创新>>>
安置房品质比肩商品房
近年来,城阳区抢抓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机遇,秉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监督”的理念,积极稳妥推进全区城中村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2023年全年累计投资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1%。顺德居、渤海湾花园等1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提前于10月底完成,惠及居民6157户。四季度,大胡埠、西河套等6个社区、3000余户居民幸福回迁,全年回迁社区12个,回迁量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城阳区始终把安置房建设和回迁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创新安置房建设回迁新模式。据介绍,傅家埠、东西宅子头等1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均按照“三个不低于、一个高于”商品房品质推进,即确保安置房居住品质不低于周边商品房、建筑质量不低于周边商品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便利度不低于周边商品房,电梯、直饮水等居住配套设施水平高于周边商品房。严控设计规划关、施工建设关、工程验收关、设施配套关、服务管理关,着力打造“居住舒适、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拆迁安置新型社区。
与此同时,城阳区坚持改革思维,创新推行老旧小区与老旧街区连片式改造模式,改造前广泛征求民意,及时征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按照实际需求进行改造;改造中狠抓施工质量,严把方案设计关、建设质量关、综合验收关等“六关”;改造后加强物业管理,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财政补贴,创新物管巡查模式,系统做好小区更新的后半篇文章,实现老旧小区改造从“政府改、居民看”转变为“居民全程参与、共商共建共管共享”。
此外,针对不同群体的居住生活需求,对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不同项目植入个性化巧思,丰富城市空间内涵。例如,全长8.3公里的白沙河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聘请上海市政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全力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艺术气息浓郁、青年人乐居乐业的“金腰带”。
优质设施搭配用心服务,城阳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持续推进下,焕然一新的不仅仅是城区环境面貌,更换来了来此安居乐业的民心所向。去年四季度,城阳区城市更新领域共接到民声热线诉求4230件,按期办结率100%,综合满意率82%。在针对已完成改造的16个老旧小区开展了居民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综合满意度达95%以上。
聚力攻坚>>>
精细化管理破解城市堵点
2023年,是青岛市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城阳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在持续改善市容环境“硬件”的同时,聚焦城市管理难题,开展常态长效机制“软件”建设。瞄准道路交通、市容秩序、重点领域、环境品质“四大”领域,全面开展城市管理重点问题攻坚,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聚焦高效交通环境建设,城阳区有序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攻坚,增设可变车道、优化信号配时,早晚高峰拥堵指数下降4%;借势城市更新,大力开展停车场管理整治攻坚,加快“全市一个停车场”建设,新增泊位4600余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开展外卖快递车辆交通秩序整治提升攻坚,加大商场、餐饮网点等点位警力部署,外卖、快递车辆通行秩序得到规范提升。
聚焦市容秩序规范提升,城阳区开展“拆违治乱”攻坚行动,城区主干道和城市更新旧改小区实现违建“清零”;开展空中缆线整治攻坚,老旧小区空中、楼道“不见一根线”,全面优化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开展养犬管理整治攻坚,加大文明养犬宣传,有效解决犬只伤人、扰民等问题;开展市容秩序整治攻坚,采取车辆巡查、错时执勤,占道经营、游商浮贩等现象实现随出随清。
聚焦重点领域综合整治,城阳区加快推进建设工地整治攻坚,规范施工围挡和公益广告设置,落实扬尘治理“六项措施”,让建筑工地变身亮丽风景;开展建筑垃圾管理治攻坚,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联防联控,有效杜绝泄漏遗撒违法行为;开展旅游景区景点整治攻坚,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强化智慧化改造,毛公山、方特梦幻王国等景区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聚焦环境品质提质升级,城阳区坚持城市更新与物业管理品质同步提升,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整治提升攻坚,成立190个小区党支部,“红色物业”示范小区物业投诉量下降30%;有序开展建成区“插花地”整治提升攻坚,实现建成“插花地”全摸排,累计拆除建筑2万平方米;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攻坚,按照提升类、严管类、规范类进行分类治理,预计今年内30条背街小巷完成整治提升。
责任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