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今冬中东部最大雨雪天气,为何“总体为2009年以来冬季最强”?

热点新闻 | 2024-02-01 08:47:03原创

周学泽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中央气象台报道,从1月31日开始至2月5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包括山东在内的区域遭遇今冬以来最大范围、最长时间的雨雪天气过程。对这次雨雪天气,用了“将遭遇2008年以来最复杂春运天气”“总体为2009年以来冬季最强,具有极端性”等描述。

今冬中东部最大雨雪天气,唤起了人们的时光记忆。2008年1月,我国发生了一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为了铭记这一场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事后人们甚至拍了一部名为《冰雪11天》的影片,讲述其间发生的故事。

这次中东部雨雪天气让人联想到“2008年雨雪”,是因为两次雨雪天气有多个“共同点”。

一是两次雨雪天气的成因机制基本相似。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杨成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雨雪天气是受西南暖湿气流和较强冷空气共同影响。2008年大范围的雨雪过程源自南方的暖湿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强烈降水。因此,今年雨雪天气成因和2008年雨雪天气成因机制基本一致。

二是两次雨雪天气都是发生在春运时刻。2008年的春节是2月7日,雨雪天气是自2008年1月3日起,1月10日至2月2日全国先后发生4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正好是春运时刻;今年的春节是2月10日,雨雪天气从1月31日开始,也是临近春节,正是春运最忙的时段,两次雨雪时段相近。

三是两次雨雪天气的强度都比较大。本次雨雪天气是比较少见的雨雪天气过程,单日降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累积强降雪强度大,对春运出行等影响也会比较大。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报道,陕西南部、华北南部、黄淮北部、湖北、重庆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部等地降雪量可达10—25毫米,局地超过3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可达10—20厘米,局地可超过25厘米,具有一定极端性。

但这次中东部雨雪天气和“2008年雨雪”相比,也有一些不同。

首先,两次雨雪天气的范围有所不同。杨成芳表示,2008年的暴雪发生在南方,今年的雨雪则是南方北方都有。山东省气象台于1月31日16时发布预警:受西南暖湿气流和较强冷空气共同影响,预计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上午,我省自南向北有一次明显降雪过程。其中,聊城南部、济南南部、泰安、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和青岛南部有雨夹雪或小雪转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最大降雪量8~10毫米,最大积雪深度5~8厘米。据预计,将要发生的2月3日—5日暴雪过程,山东也会出现大范围暴雪。相比2008年1月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由于本次暖湿实力强盛,雨雪影响范围更偏北,长江以南大部地区以降雨为主。

二是持续时间有明显差异。本次雨雪时间是从1月31日起至2月5日,一共五天左右时间,“2008年雨雪”前后持续了20多天时间,这也意味着本次累积雪量不及2008年。

三是低温冰冻有差异。2008年是一次低温雨雪冰冻,特别是南方地区气温偏低,南方地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4℃到6℃,这次雨雪过程气温偏低并不明显。虽然2月1日至4日,山东南部、河南南部、湖北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南西北部、贵州东部等地有冻雨,冻雨影响面积共计43万平方公里,影响范围之大、省份之多为2009年以来之最。总体来说,这次主要降雪还是在南方,但南方冰冻影响范围不如2008年那么大。

此外,还有一个天气之外的差异,就是相比16年前的“2008年”,如今我国的电力、交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防范救灾能力有了很大提升。2008年雨雪天气,因为电力设施受损,火车难以开行,人员受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2008年之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08年雨雪天气时,我国高铁还没有开行,2023年我国高铁里程达4.5万公里,“八纵八横”已建成约80%;2008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7.93亿千瓦,2023年总装机达到29亿千瓦。而且,为应对这次雨雪天气,各地都已经未雨绸缪,融雪剂、清雪车、铲车等随时待命。比如济南,1448台清雪车、279台车辆设备已就位。无论是从雨雪天气本身看,还是从基础设施和保障能力来说,2008年那样的雨雪灾害损失不可能再出现。

尽管如此,对本次雨雪仍不可稍有懈怠。目前,国家应急管理部已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气象部门提醒,由于雨雪冰冻影响严重地区多在中东部交通枢纽省份,像途经济南、郑州等多条高铁,大广、京港澳等多条高速公路,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晚点或拥堵阻断,需要交通部门需要提前做好防范。同时,个人也要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做好时间安排。

(大众新闻客户端 周学泽)

责任编辑:韩雨婷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