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五星红旗 迎风飘扬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2024-10-01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国庆之际,正在韩国湖西大学留学的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集体高歌《歌唱祖国》。激动人心的旋律,令人澎湃的激情,唱出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声,唱出了每一位山外大海外学子对祖国的深深爱恋。

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之际,身在海外留学或实习的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受到当地学校或大使馆的邀请,参加了相关“国庆·献礼”活动。他们分散在英、韩、俄、美、德、澳等国,纷纷以视频及图文结合的方式向祖国深情告白,并反馈给学校。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校长孙承武说:“无论身处世界哪个地方,都心系祖国,这是身为每一名山外大学子的最根本的原则和底线。”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映着大海,俯瞰着独属于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的绚丽篇章。而那象征着亿万中华儿女骄傲与梦想的中国红,早已深深烙进每一位山外大人的心里,随着每一次行动飘扬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一、把清澈的爱献给祖国

“当兵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自愿选择到西藏边陲建功立业,把清澈的爱献给祖国。”

2024年春季入伍大学生举行欢送仪式上,被批准入伍的同学,依次畅谈入伍动机和人生理想。

“要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争做铁骨铮铮的祖国脊梁。”学校党委书记徐东升深情寄语新兵:“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把满腔热情化为报国之志,为国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鼓励学子携笔从戎,逐梦军营扬帆人生,成为当地高校典范。不仅建立了校内上下联动,全域发动的全方位服务体系,还在当地人武部的指导下,组建了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预征预储班,创建了精准的“校门”无缝对接“营门”的征兵模式。近年来先后为部队输送700余名高素质学生兵员。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在他们之中,既有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被战区陆军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先进个人”、第27任“雷锋班”班长牟振华,也有被武警新疆总队表彰为“最美边疆卫士”何建军同志;既有接过父辈的枪,祖孙三代立场从军报国的先进典型王福震同志;也有参加国庆70周年大阅兵,受到了通令嘉奖的刘广巍、王家鑫同志。

学校常态化大学生兵员预征预储机制被央视国防军事频道(CCTV-7)国防时报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先后被表彰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关心国防建设先进单位”。

“青春热血洒边疆,只愿烟火皆寻常!”上一批新兵学员的誓言还在耳边回响,新一批新兵已踏在了从军报国的大路上,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诠释着青春的责任与担当。

二、将红色的记忆永记心中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我有三个妈:生我的母亲,养育我的人民,培养我的党。”

学校报告厅内,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宣讲团正在开展厚植“强国有我,筑梦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

马石山十勇士壮烈殉国、胶东乳娘的“忠心向党,大爱无疆”、张伯苓“昔日旗帜三易,今时国之三问”、郭永怀用生命换数据的事迹及精神……一一扣进学生的心弦。

“家国!是那么那么的重、那么那么的红……”现场师生无不感动,紧握手中的五星红旗,潸然泪下。

这,是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常态,是学校深挖红色资源的瑰丽成果。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主校区地处山东半岛东端,隶属胶东地区,是山东红色革命的发祥地之一,威海马石山、胶东育儿所、中共胶东特委等红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相继建立,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厚沃土。校内外宣讲平均每年70余次。

“听宣讲不如自己宣讲,看演出不如自己演出。”在如何进一步进行直击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校长孙承武介绍道:“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去选择。”

学校学生自编自导的情景剧《乳娘》由此而发。当年便登上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晚会,并受到了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好评,近五年来,更是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走进社区、回馈社会,大小演出百余场。

“不仅要抓住学生的心,铸牢学生的魂,还要打通实践的路。”校长孙承武说:“这样才能确保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三、用赤诚之心谱写奉献之歌

“弟弟,放下手机,我们一起灌篮吧。”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阅读《小青蛙弗洛格》”

……

以“云”为桥,用“心”链接,这里是山东外事职业大学2024年暑期云支教,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一起健康运动”中,打卡超5750次,累计时长约2879小时。

“一起快乐阅读”中,打卡超5120次,累计时长约2560小时。

“一起云讲堂”中,打卡超2806次,累计时长约1403小时。

“一起云研学”中,打卡超5460次,累计时长约232小时。

据学生处负责人介绍,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有5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一起云支教专项活动,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0000小时;689名同学通过青鸟计划平台投递简历并在省内16个地市、52个区县参与实践。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有42个团队开展了理论宣讲、夏季防暑防溺水普宣、留守儿童心理开导、慰问关爱特殊儿童等活动,参与学生数量达3500余人。

学校还建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内容涉及外事活动、无偿献血,体育赛事、青春红丝带、健康促进、地名文化、环保绿化等。其中,“红色宣讲小分队”与红色教育基地建立“红色旅游+绿色发展”模式,成为当地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入选全国千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奇思妙想志愿服务队入选“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队;“山东外事志愿服务队”入选“强国有我 ‘核’你一起”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并获评全国重点团队。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育人全过程的教育,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校长孙承武说道:“作用于社会,造福于人民。这才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终成果。”

山外大的学子们,正以实际行动彰显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以赤诚之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汇聚力量!

这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撰稿:颜廷燕

摄影:吕海洋  单龙海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