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会: 打造“工”与“宫”的双向奔赴
齐鲁工惠
2024-10-15
“我前天等了一晚上,就是没蹲到候补名额。白主任,下次活动多放点名额呀!”在山东聊城莘县工人文化宫,职工程海燕一进门就拉着文化宫主任白会敏的手“抱怨”。原来,前一天文化宫推出了汉服文化一日游体验活动,由工人文化宫全流程“包办”租借汉服、预约装造、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包车出游和拍摄写真等事宜,程阿姨为了参加这次活动特意定了闹钟,结果还是因“手速不够”而错失良机。白会敏欣然接受了程阿姨的“批评”,并承诺说:“下次一定全力满足!”
自2019年山东省工人文化宫实行三年集中整治提升行动以来,全省各级工人文化宫实现全面提质升级,管理越来越规范,服务也越来越贴心了。整治提升只是第一步,实现工人文化宫与职工群众的“双向奔赴”,则是一个恒温的“民生工程”。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创新模式……近年来,山东各级工人文化宫日渐呈现出内容多姿多彩、职工踊跃前往的工地阵地服务新气象。
一“宫”一“品”
在青岛,该市各级工人文化宫整合本区域资源,发展优势项目,如同百花齐放,各展风采,年场馆服务人次达146万。青岛市工人文化宫连续41年举办“每周一讲”职工公益大讲堂,打造了职工“8小时外”“零门槛”参与的文化共享空间,被评为2024年全国新时代“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进行了8分多钟的专题报道,彰显职工文化公益品牌的新价值新力量。胶州市工人文化宫盘活 30 多家专业性场馆设施,建设基层文体联盟驿站,在职工家门口打造“一刻钟文化服务圈”,便利性“拉满”;平度市工人文化宫邀请市戏曲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入驻,成立“书画名家工作室”“戏曲名家工作室”,文艺气氛浓厚;莱西市工人文化宫建立文体培训类社会组织信息库,联合举办职工文化公益活动,打造专场文艺演出,利用市场化资源按职工作息“生物钟”提供健身场馆服务。
在临沂,市工人文化宫以红色工运史展览馆、沂蒙民歌博物馆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近年累计开展各类宣讲300余场次,接待各类团体2万余人,全市各级工人文化宫共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活动550场次。2023年8月,临沂市牵头建立全国革命老区工人文化宫交流合作工作机制,与延安、遵义、百色等15个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工人文化宫共同搭建职工交流、文化展示、网络创新、素质提升平台,开展全国革命老区书画联展、革命老区职工文化交流展演等职工文化活动。
服务项目如何接地气、服务职工如何更精准、服务目标如何让更明确?济南市历下区工人文化宫的“服务清单”独具匠心。每年底,工作人员必深入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在掌握职工兴趣爱好、闲暇时间等相关信息后,将汇总和梳理的“需求清单”作为下一年度职工服务安排的支撑材料。工人文化宫还会对上一年度各项比赛和活动的参与率、活动效果、职工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了解职工需求变化,及时对下一年度工作进行调整,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今年举行的第四届职工智力运动会,又在往届基础上增设跳棋和五子棋两个项目,新吸引近200名职工报名参赛。
职工“要”的,这儿都“有”
如今,以“齐鲁工惠”APP为主阵地,山东工会打造了平台架构、数据融合、业务应用、普惠活动、运营模式、评价体系、安全策略“七位一体”的网上工作模式,各级工会纷纷推出“点单”式服务。
“我天天定零点的闹钟抢活动名额,能参加的活动有时间就来,不来一天都不知道干啥!”在“齐鲁工惠”上报名活动已经成为大批职工热心打卡的事项,烟台莱阳市职工李敏就是这样一名“铁粉”。
搭好平台就要唱大戏。山东各地工会围绕“惠工”这一主题,各显神通。烟台牟平区工人文化宫推出了“标配+点单+自助”订单式服务是典范之作。“标配”的是普惠化服务,职工法律服务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室、劳动争议调解室等服务站点的“公益服务区”,面向全区有需求的职工群众。“点单”的是多样化服务,面向线上预约的工会会员建设多功能活动室的“综合功能区”,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活动、就业创业培训活动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自助”的是个性化服务,依托健身室、动感单车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健身运动阵地,由第三方合作机构负责提供“晚间课程”、健身私教、瑜伽、动感单车等增值服务。
“现在工作生活节奏都很快,如何让职工更便利地走进工人文化宫,享受到‘娘家人’的贴心服务,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枣庄滕州市总工会推进三级工人文化宫阵地建设,实施工人文化宫“下沉”计划,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场馆内及周边“15 分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圈。目前,已先后建成5个社区工人文化宫和10个镇街工人文化宫,把公益服务送到职工群众家门口。
“公益”和“品质”,一个不能少
建好工人文化宫是基础,用好则是一门学问。全省工人文化宫积极整合党政部门和社会力量,与体育馆、图书馆、老年大学、国有企业等上下左右联动,实现部门和单位之间活动共办、资源共享,打造一盘棋式的“职工服务综合体”。
滨州市设立职工电影播放基地,在各大影院影城挂牌市工人文化宫“基层服务站·职工电影放映厅”,为市重点项目提供上门观影服务及播放暑期露天大电影。自2023年以来,免费播放各类院线电影50场,发放观影票1万余张,服务职工及职工子女已达5万人次。本着就近方便原则,菏泽东明县将县城的万福公园、体育公园、南华公园内体育健身设施列为“共享工人文化宫场所”,增设工会标识,扩大服务硬件设施,丰富园区活动,增加文化内涵。截至目前,全县打造了共享工人文化宫3处,实现了县域公共文体场馆和职工文化阵地资源互通共享,工人文化宫的活动面积迅速扩大到37417平方米,年接待职工群众近10万人次。
主动探索市场化运维,请专业人干专业事。在济宁汶上县,工人文化宫联合县安泰职业培训学校先后举办育婴师、保育员、剪纸、中式面点、直播带货等公益培训班15期,累计培训全县各行各业职工群众500余人次。下岗“宝妈”曹景云通过几期课程的学习,很快成为了一名高级面点师、育婴师,还在山东省农林水系统举办的花饽饽制作技能比赛中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聊城阳谷县工人文化宫主动融入当地发展大局,延伸“工人文化宫+”功能。工人文化宫结合本地民俗、风景,将阳谷县历届职工半程马拉松赛,升级成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同时,利用线上短视频平台的强大传播力,阳谷官方抖音号发布作品132篇,阅读量达43万人次,现场直播场次40次,累计直播时长320多个小时,实时直播点击量突破14万。
2023年,我省135家工人文化宫共组织服务活动7650场次,服务职工3085万人次,得到职工群众广泛好评。(刘星彤 贺培刚 孙书岭)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